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2.56W)

經典語錄

幾乎所有被父母拒絕過的孩子都會感到羞辱,羞辱感讓孩子長期萎靡不振,這種負面的感受不可避免地扭曲孩子的人格,影響孩子的交友能力。

《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經典語錄

與孤獨和絕緣狀態做鬥爭的唯一方式就是讓自己走出去,花時間和別人在一起。

極少有人去故意傷別人的心,但是在剪不斷理還亂的人類感情裏,戀人之間的傷害在所難免。及時我們沒有不善的企圖,也沒有惡意的行爲,在結束一段感情的時候,面對傷心的昔日戀人,我們還是會敏感地體會到一絲殘忍。在執迷的戀情中,執迷者那種呼天搶地的悲傷更是會放大這種感覺。

這種反反覆覆被拒絕的感受勢必會讓孩子對愛更加渴求。但是在孩子的眼裏,愛的來源只有一處——總是冷**的父母。他們越是渴望再度得到父母的愛,就越是被拒絕;他們越是被拒絕,就越是急切。就這樣,極度渴求的連接強迫在他們心底生根發芽,一直延續到他們成年。

無論你是在戀愛中還是單身,外出活動和朋友保持聯絡是維持情感健康的必需。一段健康的感情中,既有兩人的愛情空間,也有你自己的生活空間。只有執迷的戀情纔要求把人拘禁在兩人世界,摒棄其他生活空間。

你一直把自己的感情寄託在戀人身上。如果對方接受你,你就高興得上了天堂;要是對方拒絕你,你就痛苦墜入地獄。這種責任的錯置對你的戀人是不公平的,對你自己也不公平。將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你就開始對自己的心理健康負責,而且你理應如此。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父母的行爲是我們學習如何與戀人相處的課本,我們從父母身上學到男女之間應該怎樣互動。父母如何對待對方,是我們長大後對待戀人的範本,同時我們也希望自己被那樣對待。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是我們對愛的理解的基礎。

一門心思地重演兒時悲劇使得執迷者的心理視野都非常狹窄,因爲他們將戀人當成象徵的父母,而父母是不可取代的,他們看不到其他選擇。

就算是最貼心的父母,孩子也免不了偶爾會有被拋棄的感受,僅僅是因爲讓孩子回房去反省,或者太忙了沒注意到他們等。被拋棄是一種高度主觀的體驗,防止這種主觀體驗發展成爲連接強迫的關鍵在於安撫孩子,消除他們的疑慮,讓他們清楚地知道,爸爸媽媽愛他們,不是故意拒絕他們的。

相對主動行爲的“壞事”,被動行爲顯得“誤事”,相比你做了些什麼,消極行爲的特徵是你什麼都不做。消極的執迷者通常整天躺在牀上,不跟朋友們聯繫,也不工作,忽略自身的需求。這樣消極被動的執迷者往往患上了抑鬱症。

還有一種形式的拋棄——有時是公然的,有時不易察覺——我發現特別多的執迷者都有這樣的成長背景。這種被拋棄感來自父母的否定,這類父母對孩子持有不切實際的期盼,以至於他們的孩子從來都達不到要求。這些父母無一例外都是高高在上的完美主義者。

健康的愛情需要相互信任、相互關心和相互尊重,緻密的愛戀則恰恰相反。它只不過是一種渴望,渴望一些自己沒有的東西。一位執迷者即使身處一段戀情之中,也還是不滿足,總是想要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懷、更多的承諾、更多的安全感、執迷愛戀的本*是貪得無厭,對方中就會受不了無休止的索取,選擇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