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繆燧,字雯曜,*蘇**人。貢生,入貲爲知縣。康熙十七年,授山東沂水縣。時山左飢...

習題庫 閱讀(2.83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繆燧,字雯曜,*蘇**人。貢生,入貲爲知縣。康熙十七年,授山東沂水縣。時山左飢...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繆燧,字雯曜,*蘇**人。貢生,入貲爲知縣。康熙十七年,授山東沂水縣。時山左飢,朝使發賑,將購米濟南。燧以路遠往返需日,且運費多,不便。請以銀給民自買,當事以違旨勿聽。燧力爭以因地制宜之義,上疏奏請,得允。既而帑金不足,傾囊以濟之。海飢之後,民多流亡,出私錢爲償逋欠,購牛種,招徠復業。

三十四年,授浙*定海縣,故舟山也,設治未久,百度草創。海水不宜谷築塘岸以御鹹蓄淡修復塘碶百餘所田日增闢繕城浚濠葺學宮建祠廟役繁而不擾地瘠民貧,完賦不能以時,逾限者先爲墊解,秋後輸還。舊有塗稅,出自漁戶網捕之地,後漁塗被佔,苦賠累,爲請罷之。地故產鹽,無竈戶,鹽運使屢檄設廠砌盤,官爲收賣。燧持不可,請仿*南崇明縣計丁銷引,歲完鹽稅銀四十二兩有奇,著爲例。學額多爲外籍竄冒,援宣平縣例,半爲土著,半令他縣人認墾入籍以充賦。又以土著不能副額,擴建義學,增廩額以鼓舞之,文教興焉。民間日用所需,多航海市諸郡城,關胥苛索,請永禁,立石海關。海嶼爲盜藪,隨監司歷勘,凡羊巷、下八,盡山諸島,權度要害措置之,盜風頓戢。同歸域者,海上死事諸人瘞骨處,捐貲修葺,建成仁祠,以勸忠義。

十六年,卒於定海。士民援唐王漁,宋趙師旦故事,留葬衣冠,奉祀於義學,名之日蓉浦書院,蓉浦,燧自號也。遺愛久而不湮,光緒中復請祀名宦祠。燧任定海前後二十二年,後雖擢官,迄未離任。

(選自《清史·繆燧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海水不宜谷/築塘岸以御鹹蓄淡/修復塘碶/百餘所田日增/闢繕城浚濠/葺學宮/建祠廟/役繁而不擾/

B.海水不宜谷/築塘岸以御鹹蓄淡/修復塘碶百餘所/田日增闢/繕城浚濠/葺學宮/建祠廟/役繁而不擾/

C.海水不宜谷/築塘岸以御成蓄淡/修復塘碶/百餘所田日增闢/繕城浚濠/葺學宮/建祠廟/役繁而不擾/

D.海水不宜谷/築塘岸以御鹹蓄淡/修復塘碶百餘所/田日增/闢繕城浚濠/葺學宮/建祠廟/役繁而不擾/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貢生,明清兩代科舉制度中,由府、州、縣學推薦到京師國子監學習的人。

B.山左,指山東省。*古代,以東爲左,山東省位於太行山東側,故有此稱。

C.葬衣冠,即埋葬衣冠。文中是指百姓在定海縣爲繆燧建造衣冠家以表紀念o

D.光緒中,是年號紀年,與姜夔《揚州慢》中的“淳熙*申”紀年法完全相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繆燧舍私濟民。任沂水縣縣令時,傾盡錢財幫助災民;在連年饑荒後又拿個人錢財購買牛和種子以吸引流亡的百姓回鄉恢復耕種。

B.繆燧減賦免稅。漁戶因漁塗被佔而遭灘塗稅之苦,百姓出海購買日用品而遭關卡吏役索取重稅,繆燧爲此奏請免除漁戶的灘塗稅。

C.繆燧查寇緝盜。定海縣海上島嶼盜賊猖獗,爲清剿盜賊,繆燧親隨有關官員到各島勘查;將抓捕的盜賊依法處置,盜風遂斂。

D.繆燧勸學興教。爲改變定海縣教育現狀,繆燧擴義學,借鑑其他縣均分學額、增加廩額等經驗,文教遂興。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請以銀給民自買,當事以違旨勿聽。燧力爭以因地制宜之義,上疏奏請,得允。

(2)舊有塗稅,出自漁戶網捕之地,後漁塗被佔,苦賠累,爲請罷之。

【回答】

1.B

2.D

3.D

4.(1)(繆燧)請求把銀兩分給百姓讓他們自行購買,負責此事的人以違旨爲藉口沒有采納。繆燧依據因地制宜的道理盡力爭辯,上奏疏請示,得到允許。

(2)(此地)舊有灘塗稅,由漁戶承擔,後來灘塗被佔,(漁戶)苦於(繼續納稅的)虧耗負擔,(繆燧)爲漁戶請求廢除此稅。

【分析】

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是先疏通大意,然後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對於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透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

“百餘所”補充說明“塘碶”,所以“修復塘碶百餘所”中間不能斷開,據此可排除A、C兩項。

“闢”是開墾的意思“田日增闢”中間不能斷開,據此可排除D項。

句意:此地海水多,不宜種植糧食作物,(他)就修築塘岸來防禦海水積蓄淡水,修復水塘水閘一百多所,開闢的農田逐日增多。修繕城牆,深挖河道,修繕學宮,建造祠廟,勞役很多但做得井井有條。

故選B。

2.本題考查瞭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

D項,“完全相同”錯誤。兩個紀年法不完全相同。“光緒中”,採用的是年號紀年法;而“淳熙*申”兼用了年號紀年法和干支紀年法。

故選D。

3.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

D項,“借鑑其他縣均分學額,增加廩額等經驗”錯誤,以偏概全。由第二段“學額多爲外籍竄冒,援宣平縣例,半爲土著,半令他縣人認墾入籍以充賦。又以土著不能副額,擴建義學,增廩額以鼓舞之”可知,前者是借鑑的經驗,後者不是。

故選D。

4.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

(1)補充主語“繆燧”;“以”,介詞,把;“當事”,負責此事的人;“以”,介詞,因爲,以……爲藉口;“聽”,採納;“爭”,爭辯;“燧力爭以因地制宜之義”(狀語後置句);“上疏”,上奏疏。(2)“塗稅”,灘塗稅;“出自”,出於,此處意譯爲由……承擔;“賠”,虧耗負擔;“累”,牽累;“罷”,廢除;“之”,代詞,指灘塗稅。

【點睛】

參考譯文:

繆燧,字雯曜,*蘇**人。(他)成爲貢生,取得做知縣的資格。康熙十七年,(他)被授予山東沂水縣縣令。當時山東發生饑荒,朝廷使臣開倉救濟百姓,打算到濟南購買米糧。繆燧認爲濟南路途遙遠,往返需要耗費時間,況且運費很多,不方便。(繆燧)請求把銀兩分給百姓讓他們自行購買,負責此事的人以違旨爲藉口沒有采納。繆燧依據因地制宜的道理盡力爭辯,上奏疏請示,得到允許。不久庫存銀錢不足,(繆燧)傾盡所有來救濟百姓。連年饑荒後,百姓大多流亡,(繆燧)拿出個人錢財爲他們償還拖欠的賦稅,並替他們購買牛和種子,吸引他們回鄉恢復耕種。

三十四年,(他)被授予浙*定海縣縣令,就是以前的舟山,設縣不久,百廢待興。此地海水多,不宜種植糧食作物,(他)就修築塘岸來防禦海水積蓄淡水,修復水塘水閘一百多所,開闢的農田逐日增多。修繕城牆,深挖河道,修繕學宮,建造祠廟,勞役很多但做得井井有條。土地貧瘠,百姓貧困,不能按照期限繳納賦稅,(繆燧規定)超過期限的,(官府)先爲墊付,墊付部分秋後交還。(此地)舊有灘塗稅,由漁戶承擔,後來灘塗被佔,(漁戶)苦於(繼續納稅的)虧耗負擔,(繆燧)爲漁戶請求廢除此稅。此地原本產鹽,沒有製鹽的人家,鹽運使屢次下文書設廠砌鹽盤(製鹽),官家進行收賣。繆燧認爲不可,請求仿效*南崇明縣按照人口發放營銷憑*,每年繳納鹽稅銀四十二兩多,記爲定例。(當地)學員名額多爲外籍學員暗中頂替,(繆燧)援引宣平縣舊例,-半名額給當地居民,一半讓其他縣的人到此處認領土地耕種並加入當地民籍來補充賦稅。又因爲當地學員仍不滿額,(繆燧)擴建義學,增設官府發放口糧的名額來鼓舞他們,於是文教興盛。百姓所需的日用品,大多需要渡海到周邊郡縣購買,關卡吏役苛刻勒索(徵收重稅),(繆燧)請求永遠禁止,並在海關樹立石碑以告後世。定海縣海上島嶼是強盜聚集的地方,(繆燧)跟隨監司到處勘查,凡是羊巷、下八、盡山等島嶼都(勘查),(所抓獲的盜賊)根據罪行輕重分別處治,盜風頓時收斂。同歸域是海上殉難者們埋骨的地方,(繆燧)捐資修繕,建成仁祠,來勸勉忠義。

五十六年,(繆燧)死於定海。士民援引唐代王漁、宋代趙師旦的先例,(爲繆燧)建造衣冠家,在義學供奉祭祀他,並把這裏命名爲蓉浦書院,蓉浦,是繆燧的自號。(他)流傳於世的德行長久不湮滅,光緒年間又將其(牌位)請到名宦祠祭祀。繆燧任定海縣縣令前後二十二年,後來雖然升官,始終沒有離任。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