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1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作爲一種道德修養,“慎獨”最早見於《禮記》,它說:“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也...

習題庫 閱讀(1.12W)

問題詳情:

1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作爲一種道德修養,“慎獨”最早見於《禮記》,它說:“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也...

1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作爲一種道德修養,“慎獨”最早見於《禮記》,它說:“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也。”東*鄭玄曾註解說:“慎獨者,慎其閒居之所爲。”對此,*同志曾解釋說,一人“在*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今天,人們一般理解爲“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爲也要謹慎不苟”(《辭海》)。

請以“無人監督的時候”爲話題,自選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不要寫成詩歌 。

【回答】

                              持守

智者說“一花一世界。”佛家雲:“一葉一菩提。”人生本來是個奇蹟,身處紛繁複雜的世界裏,太需要有心的寧靜,去持守一種道德的高尚、精神的富有。

都市繁華,浮生若夢,燈紅酒綠,此刻,讓我們的心靈迴歸,屏棄浮生的嘈雜,淡遠逐利的喧囂。或許沒有人會給你特別的束縛,而我們應當有自覺的謹慎和人格的守候,生活並不從此就自由放任。

古語有“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很多時候,“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會妨礙我們在社會中正確的辨識。在無人監督的時候,罔顧王法,伸出手去,拿自己不該拿,得自己不當得,古今中外,子孫不絕,大有人在。雖說伸手之時,的確沒有人知,但心靈的尺度失去把持,道德的堤防已經坍塌。

東*楊震往東萊郡赴任,路經昌邑縣,遇先前己所推薦秀才,現任昌邑縣令的王密,夜拒所贈十斤重金。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面對利益的誘惑,楊震算是持守了高岸的人格,他做了千古慎獨的榜樣。

生活中,贈金的事,並非總在發生。但這樣那樣的讓我們有所迷失的事兒,是無所不遇。少了父母師長的監管,我們會耐不住寂寞,去開啟電腦,在網上作百無聊賴的神聊;我們會守不住清素,去牟取小利,哪怕是不擇手段……

有一位心理學教授做了一個試驗:事先在禮堂內藏了錄音機,老師領着100多名學生進來坐下,禮堂裏十分安靜。當所有的老師藉故離開後,禮堂裏馬上沸騰起來。十分鐘後,老師返回,開啟錄音,錄音機裏充斥着不堪入耳的髒話、粗話!這當然不是說孩子品德有多壞,但至少說明同學們缺乏心靈的持守。

人的故事都是自己來寫,這就像掌紋,故事雖然曲折,可終究一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清代禮部尚書張伯行說:“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爲人不值一文”。他隨處隨時都看重名節,做了一個很能掌握自己的人。我們都有離開父母的那一天,謹慎不苟便是我們人生的標竿。樹立人生的標竿,我們才能無時無處不持守。

“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做人的標準或尺度並不是全由別人來限制你的。它其實是一種來自心靈的自我鞭策。無論塵世喧囂、也無論人生孤寂,我們都不妨諦聽自己心跳的聲音,或許,我們不能成爲大聖者,但畢竟,可以無悔,此生!

這樣,在世人面前,我們有的,不是欺於暗室的不擇手段,也不是樂於苟且的一味鑽營;而是一份開朗豁達,一種寧靜致遠。做定慎獨的人生,無怨無悔!

【解析】

試題分析:這則材料提出的話題是“慎獨”,材料透過不同的方式對這個詞語進行了解讀,即“慎獨者,慎其閒居之所爲”“在*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如此,就可以得出正確的寫作立意,即即使無人監督,也要保持自己的品行,不違背自己的道德標準,堅守自己的道德取向。

考點: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爲表達運用 E。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