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因整容而毀容的故鄉王開嶺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只能指認和珍藏一個故鄉,且故鄉的...

習題庫 閱讀(9.29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因整容而毀容的故鄉王開嶺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只能指認和珍藏一個故鄉,且故鄉的...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

因整容而毀容的故鄉

王開嶺

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只能指認和珍藏一個故鄉,且故鄉的資訊又是各自*、不可混淆的,那麼,面對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我們還有使用“故鄉”一詞的勇氣和依據嗎?我們還有抒情的心靈基礎嗎?

 故鄉,不僅僅是個地址和空間,它是有容顏和記憶能量有年輪和光*故事的;它需要視覺憑*,需要歲月依據,需要細節支撐,哪怕蛛絲馬跡,哪怕一井、一石、一樹……否則,一個遊子何以與眼前的景象相認?何以肯定此即魂牽夢縈、藏有童年的地方?如果眼前的事物與記憶完全不符,往事的青苔被抹乾淨,沒有一樣東西提醒自己曾經與之朝夕相處……它還能讓你激動嗎?還有人生地點的意義嗎?那不過是個供地圖使用、供言語消費的地址而已。

地址或許和地點重合,比如“前門大街”,但它本身不等同於地點,只象徵方位、座標和地理路線。而地點則是個生活空間,是個有根、有物象、有豐富內涵的資訊體,它繁殖記憶與情感,承載着人生活動和歲月的內容。比如你說什剎海,南鑼鼓巷、魯迅故居,即活生生的地點,去了便會收穫你想要的。

地址是死的,地點是活的,地址僅僅被用以指示,地點則用來生活。

其實,故鄉的全部定義,都將落實在地點和它養育的內容上。簡而言之,故鄉的文化任務,即演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之邏輯,即探究一個人的身世和成長,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徵和精神基因之來源,若拋開此任務,故鄉將虛脫成一個空間。

當一位長輩說自己是*人時,他腦海中浮現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門吆喝、六必居醬菜、王致和臭豆腐等組合成的整套記憶,或者說是京城餵養出的那套熱氣騰騰的生活體系和價值觀。而今天,當一個青年自稱是*人時,他指的多半是戶籍,聯想到的也不外乎房屋、產權、住址等資訊。

空間的本能是變幻和擴張,它有喜新厭舊的傾向;地點的秉*是沉靜和忠誠,無形中它支援保守與穩定。二者的遭遇折*在城市的變遷中,即城區以大爲能,建築以新爲尚。而熟悉的地點和傳統街區,正遭受垃圾一般的命運。其實,任何更新太快和喪失邊界的事物,都是可怕的,都有失去本位的危險,都是對地點的傷害。像今天的*、上海、廣州,一個人再把它喚作故鄉,恐怕已有啓齒之羞。

一方面,大城市的慾望無邊無際,使得任何人都只能消費其極小的部分,沒人再能從整體上把握和參與它,沒人再能如數家珍地描述和盤點它,沒人再能成爲其名副其實的“老人”和“地主”。

另一方面,由於它極不穩定,容顏時時被更新,結構任意被塗改,無相對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體味,一切皆是暫時、偶然的,沉澱不下故事。於是你記不住它,產生不了信賴和深厚的感情。總之,它不再承載光*的紀念*,不再對你的成長記憶負責,不再有記錄你身世的功能。

吹燈拔蠟式的掃蕩、刪除,無邊無際的大城宏圖,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

無數地點在失守,被改弦更張。

無數故鄉在淪陷,被連根拔起。

不只是城市,*的鄉村也在淪陷,且以更驚人的速度,因爲它更弱,更沒有重心和屏障,更缺乏自持力和防護力。我甚至懷疑:*還有真正的鄉村和鄉村精神嗎?央視“魅力小鎮”的評選,不過是一臺走秀,是在給“遺墟”頒獎。那些古村名鎮只是沒來得及脫下旗袍、馬褂,裏頭早已是現代內衣或空空蕩蕩。在它們那裏,我似乎沒覺出小鎮該有的靈魂、腳步和炊煙——那種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美學和心靈秩序……

天下小鎮,都在演出,都在僞裝。真正的鄉村精神——那種骨子裏的安詳和寧靜,是裝不出來的。

沒有故鄉,沒有身世,人何以確認自己是誰、屬於誰?

沒有地點,沒有路標,人如何再稱是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這個時代,不變的東西太少了,慢的東西太少了,我們頭也不回地急行,而身後的腳印、村莊、影子,早已消散無蹤。

我們唱了一路的歌,卻發現無詞、無曲。

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爲何出發。

7.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    )

A. 在作者看來,故鄉所包蘊和傳遞的資訊應是各自*、不可混淆的,故鄉負載着生活的記憶,爲人們提供了抒情的基礎。

B. 作者闡釋地址和地點的區別,旨在強調故鄉不是一個簡單的地域空間,而是一個負載着生活體系和價值觀的鮮活生活空間。

C. 故鄉是永恆的精神家園,是每一個人始終無法忘卻的所在。儘管時空轉換,人世滄桑,任何時候人們的故鄉情結都不會消失。

D. 城鎮化進程的大幅發展,拆舊建新,千篇一律,讓*的城市和鄉村喪失了相對牢固和永久的元素,“故鄉”漸行漸遠。

E. 文章在寫法上融情於議,作者憤怒地斥責了當前形同神似且缺乏穩定*的城市建設和鄉村建設的罪惡,抒發了對傳統文化的摯愛之情。

8.在作者看來,“故鄉”應該具備哪些特質?請簡要說明。

9.作者爲什麼認爲故鄉“因整容而毀容”?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10.你認爲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態度?請結合文字做簡要分析。

【回答】

7.CE

8.①故鄉應該有容顏和記憶能量,有年輪和光*故事,它需要視覺憑*,需要歲月依據,需要細節支撐。②故鄉應該有演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之邏輯、探究一個人的身世和成長、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徵和精神基因之來源的文化任務。(一點3分)

9.(1)當前的城市建設乃至鄉村建設千篇一律,形同神似,使原本各自*、不可混淆的故鄉資訊蕩然無存。

(2)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建設以大爲能,建築以新爲尚;更新太快,喪失邊界,無相對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體味,一切皆是暫時、偶然的,沉澱不下故事。

10.作者對當前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和鄉村建設持否定態度。作者認爲故鄉是每—個人(遊子)魂牽夢縈的心靈歸宿地,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都應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美學和心靈秩序。

【解析】

7.試題分析:本題題幹“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是考查學生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能力。C項,“任何時候人們的故鄉情結都不會消失”錯誤,根據原文內容可知,作者認爲當前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中建設和鄉村建設讓人們失去了故鄉,失去了故鄉情結的心靈基礎。E項,作者表達的主要是傷感、遺憾的情感,而沒有“憤怒地斥責……”,而“抒發了對傳統文化的摯愛之情”則屬於無中生有。故選CE。

點睛:對文章內容理解,主要集中對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結構、文章的情感等內容的考覈,考覈的方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另一種是對文章特*和手法的賞析,分析文意要對讀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等表述不當,賞析一般爲手法和特*概括不當。

8.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資訊,概括文章內容要點能力。“故鄉”是文中出現的重要概念,蘊含着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分析“故鄉”的特質,實則是詮釋它所負載的深刻內涵。文中第二段、第武斷對“故鄉”集中做了詮釋,將其中的關鍵語句篩選出來即可得出*。

9.試題分析:本題題幹是“作者爲什麼認爲故鄉“因整容而毀容”?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哪些?”是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文中辯題“因整容而毀容的故鄉”揭示了文中的寫作對象和作者的觀點態度。作者認爲,地點在失守,故鄉在淪陷。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當前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化建設千篇一律且缺乏穩定*,譭棄了“故鄉”應有的文化任務和精神特質。

10.試題分析:本題題幹是“你認爲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態度?請結合文字做簡要分析”,是考查學生探究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能力。通讀全文,不難看出,作者對當前的城市建設和鄉村建設持否定態度。在行文上,作者以“故鄉”的被譭棄作爲切入點,引入對當前大規模的城市建設而導致的“故鄉”特質缺失問題的議論,闡述自己讀到的見解。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