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學孔堂記天不可以象名,孔子之道不可以科名。日月星辰,象也;德行、政事、言語、文學,...

習題庫 閱讀(2.89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學孔堂記天不可以象名,孔子之道不可以科名。日月星辰,象也;德行、政事、言語、文學,...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學孔堂記

天不可以象名,孔子之道不可以科名。日月星辰,象也;德行、政事、言語、文學,科也。謂天盡於日月星辰,是小天矣。謂孔子之道盡於德行、政事、言語、文學,是小孔子之道矣。學孔子者,不得其全而各得其*之近似,乃名之以科,而不知孔子之道,何可以科名哉?雖然,學孔子者非得其門,吾未見其入也。

苟不欲知天則已;苟欲知天,在璇璣、玉衡,以觀日月星辰,幾乎天矣。夫苟不欲學孔子之道則已;苟欲學孔子之道,由博文約禮以達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幾乎孔子矣。言子游,孔子之高弟也,其優於同列也以文學,而其治武城也以禮樂。禮樂固文學之見乎其外者也。德也,政也,言也,文也,無不序焉之謂禮;德也,政也,言也,文也,無不和焉之謂樂。子游學乎孔子而獨得乎禮,樂之傳亦微矣。

夫禮樂,孔子之道也。學禮樂以入道,孔門之教也。故學子游所以學孔子也。學至於子游,具孔子之一體矣。吳之先啓於泰伯。泰伯以讓風,子游以禮樂風,吳之文,實彬彬矣。夫豈後世之所謂文哉?亦豈後世之所謂學哉?後子游而與起者,唐有若陸公贄宋有若範公仲淹。贄曰:上不負天,下不負所學。仲淹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章功業越一世,雖未敢上擬孔門,其亦學子游而有得者,與學子游所以學孔子也,故吳之文稱盛者,曰:泰伯賢。曰:子游先。曰:敬與希文焉爾,其以文擅當時名。故有學道書院創於宋、復於元,迨至今……湮廢已久,纘宗①忝守茲邦,乃因佛廢之隙而鼎建之。外爲書院,內爲堂,旁爲周廬。於是擇郡中子弟之良者肄其中,而以孔子之道相切磋焉。冀諸士子學敬與希文以至於子游,學子游以至於孔子,亦庶幾矣。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其尚勖之哉,其尚勖之哉!(有刪改)

【注】:①纘宗:作者自稱。

8.對下列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不序焉之謂禮         序:次序

B.故學子游所以學孔子也   所以:用來……的途徑

C.纘宗忝守茲邦           忝:謙辭,有愧於

D.其尚勖之哉             勖:勉勵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爲孔子之道是博大精深的,不等同於德行、政事、言語、文學等具體的類別,否則就是看小了孔子之道,看小了天。

B.作者認爲知識廣博、遵守禮儀,從而實現有德行、善於政事、精通言語和文學,這就是孔子之道。文學不過是禮樂的外顯。

C.吳地文化最先起於泰伯。泰伯謙讓之風教化了吳地,而子游用禮樂教化吳地,所以吳地的文學不是後世所說的一般的文與學。

D.作者推舉陸贄和范仲淹,他們文章功業都超越一時,雖然不能和孔子之徒比,但也是學習子游而有所收穫的,並且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子游是一致的。

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漢語。

(1)子游學乎孔子而獨得乎禮,樂之傳亦微矣

(2)於是擇郡中子弟之良者肄其中,而以孔子之道相切磋焉。

11.結合全文,概括作者建立學孔堂的目的。

【回答】

8.A

9.B

10.(1)子游向孔子學習而在禮方面獨有成就,樂的流傳也就衰微了。(“學乎孔”“得乎禮”句式各1分,“獨得”1分。微1分。)

(2)於是選擇郡裏那些賢良的子弟讓他們在堂中學習,用孔子之道相互切磋。(“弟子之良者”句式1分,肄,1分,“(於)其中”1分。後一句通順1分。)

11.對孔子大道的尊崇1分(或用孔子之道培養郡中子弟1分);對吳地文化的傳承1分;延續書院的文脈傳承1分,鼓勵郡中子弟努力學習1分。答對三點得滿分。

【解析】

8.

試題分析:本題解答時可將選項中對劃線字的解釋代入到原文中,透過比對找出*。A項“序”解釋爲“次序”,代入原文後,與上下文不符合,可斷定爲解釋錯誤。“無不序焉之謂禮”,結合上下文來看,意思是“無不依照次序排列就是禮”,“序”的意思應爲“按序排列,有次序”,動詞。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意。從歷年高出題規律來看,實詞的考查具體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活用、偏義等語言現象。考生備考時要準確理解文言實詞的詞義,一是識記和累積,掌握文言實詞的基礎知識;二是學會推斷。只有把知識的積累和方法的巧妙運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較高的閱讀能力。推斷方法如下:①根據學過的課內實詞來推斷詞義。②使用組詞法來推斷詞義。③利用相似的語言結構推斷詞義。④藉助成語來推斷詞義。⑤根據字形推斷詞義。⑥語境分析推斷。

9.

試題分析:B項“文學不過是禮樂的外顯”對原文理解錯誤,對應資訊在原文第二段,原文爲“禮樂固文學之見乎其外者也”,應該理解爲禮樂是文學的外在顯現。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歸納文章內容要點,把握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重點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沒有賞析的內容。解答時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敘述或分析的錯誤一般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有: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人物的事蹟張冠李戴;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人物*格陳述不恰當;憑空添加,無中生有;強加因果關係。答題時注意“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差別和重點詞語的翻譯,還要注意上下文之間的關係。一般文言中經常省略主語,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語,區分“人物”,總體關照段首的“時間”“地點”,區分“事件”表述是否錯誤等。

10.

試題分析:本題解答時注意直譯爲主,意譯爲輔,尤其要注意重點字詞和句式的落實,如:“學乎孔”“得乎禮”皆爲狀語後置句,應譯爲“向孔子學習”“在禮方面獨有成就”;“獨得”可譯爲“唯獨獲得……的心得或收穫”;“微”:式微,衰微。 “弟子之良者”定語後置句,應譯爲“那些賢良的子弟”;“肄”,學習;“其中”前省略了“於”,應爲“(於)其中”,在堂中。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檢視有無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留”“刪”“調”“換”“補”。對古今異義的詞語、古代是單音節詞語現代是雙音節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刪”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刪”,對省略的內容要補出。直譯爲主,意譯爲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11.

試題分析:文章開篇就說“天不可以象名,孔子之道不可以科名”,認爲孔子之道是博大精深的,不等同於德行、政事、言語、文學等具體的類別,否則就是看小了孔子之道,看小了天,指出當今對孔子之道的誤解。第二段“夫苟不欲學孔子之道則已;苟欲學孔子之道,由博文約禮以達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幾乎孔子矣”,分析學習孔子之道的正確方法。第三段,“吳之先啓於泰伯。泰伯以讓風,子游以禮樂風,吳之文,實彬彬矣”回顧吳地的文化傳統。“故有學道書院創於宋、復於元,迨至今……湮廢已久”遺憾書院荒廢,表明建新學堂的行動。“冀諸士子學敬與希文以至於子游,學子游以至於孔子,亦庶幾矣”希望文脈得到傳承,鼓勵郡中子弟“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其尚勖之哉,其尚勖之哉”。

【考點定位】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篩選資訊和概括要點的能力。文中並沒有十分明確地告知讀者建學堂的全部目的,但從開篇對當下人們認識的批駁,文中對吳中文化傳統的回顧,可以判斷出作者建立學孔堂是爲了傳授孔子的道,爲了延續吳地文化傳統;接着作者又表達了對“學道書院”湮廢的遺憾,再加上作者在文末明顯表達出對子弟的期許和鼓勵,本題的*就完整了。

參考譯文:

天,是不能夠用某一物象來命名的,孔子的道不能夠用某一科目來命名。日月星辰,是物象;德行、政事、言語、文學,是科目。認爲天就是日月星辰是把天看小了。認爲孔子之道全表現在德行、政事、言語、文學,是把孔子之道看小了。學孔子的人,不能夠得到孔子的全部學問只能各自學到某方面與之近似的東西,就用科目品類來命名卻不瞭解孔子的大道,怎麼能用科目品類來命名呢?雖然這樣,但是學孔子的人如果摸不到那門路,就看不見他能走進孔子之道。

如果不想了解天就算了,如果想了解天,用璇璣、玉衡這些儀器觀察日月星辰,就可以瞭解天了。如果不想學習孔子之道就算了,如果想學習孔子之道,由知識廣博遵守禮儀達到有德行、善政事、精通語言和文學,就達到孔子境界。言子游,是孔子的高徒。他憑藉文學修養比同列優秀,而他用禮樂來治理武城。禮樂本來就是文學的外在表現。德行、政事、言語、文學,無不依照次序排列就是禮;德行、政事、言語、文學,無不*就是樂。子游向孔子學習而在禮方面獨有成就,樂的流傳也衰微了。

那禮樂就是孔子之道。學習禮樂以悟道,是孔門的教誨。所以要學習子游學習孔子的方法。學到了子游的地步,就具有孔子的一部分了。吳先是開啓於泰伯。泰伯用謙讓來教化,子游用禮樂來教化。吳地文學,實在是樸實而高雅。難道是後世所說的文學嗎?難道是後世所說的學習嗎?在子游之後因爲文章而興起的,唐代有像陸贄那樣的人,宋代有像范仲淹那樣的人。陸贄說:上不負蒼天,下不辜負所學習的。范仲淹說: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後。文章功業超越一時,雖然不敢比擬於孔門,也是學習子游而有所收穫的,是學習子游用來學習孔子的方法。吳地文學稱盛的原因,說是泰伯賢能,說是子游開風氣之先,說陸贄和范仲淹等都是憑藉文章擁有當時的名聲。所以有學道書院在宋代創立,在元代恢復,一直到現在……湮沒很久,纘宗我守在這個地方,就趁着佛廢的間隙建立學孔堂。外面是書院,裏面是正堂,旁邊有茅廬。於是選擇郡裏那些賢良的子弟讓他們在其中學習,用孔子之道相互切磋。希望各位學子能夠學習陸贄與范仲淹以到達子游的境界,學習子游能達到孔子的境界,也就差不多了。讀書人要仰慕賢人,賢人要仰慕聖人,聖人要仰慕天人。千萬要勉勵啊,千萬要勉勵啊!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