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文化的深層結構》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1.28W)
《*文化的深層結構》經典語錄
*文化的深層結構,其實探討的正是個人與社會,在20世紀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左右。“仁者,人也。”儒家思想影響了多少人的心理結構,*人缺乏自我自主意識,也是其中一斑。全書視野開闊,令人心服。 大約在十七八年前,有一本書悄悄地在大學裏流傳,與其說書,不如說是一份複印本,篇名叫《*文化的深層結構》。作者名爲孫隆基,據說他是*人,而且到美國留的學。那個時候,正是“文化熱”如火如荼的時候。文化人見了面,就要談文化。書也是這樣,只要染上“文化”二字,就立即洛陽紙貴,印...(更多)

經典語錄

*文化要求每一個人做到的,是一種不生不死的狀態。一個人不能太愛憎分明,因爲,自己愛的東西得不到,自己憎的東西排不開,都會引起極大的痛苦,因此,唯一的*劑,就是處於感覺不冷不熱的中間灰*地帶,以便對自己失去控制的外界達成一種絕緣體的效果。於是,逐漸地就使自己與自己真正的感覺失去聯絡,覺得好的與壞的都無所謂,反正生活就是那麼一回事。事實上,一個連“自我”這個領域都沒法確立,而且與自己的生命力失去接觸的人,也的確只能如此。

尼采說:“如果你想升高,用你自己的腿。別讓自己被帶上去,別騎在他人的背上和頭上。”在尼采的觀點中,更高的人類之出現,是必須踩在舊的“自我”之上去達成的。因此,踩在別人身上擡高自己的作風,其實是一種永不超生的人類表現——然而,*文化既然缺乏超越意向,而傾向於在世俗中拔高,就很容易導致這類現象。借別人的頭一用的伎倆,確也是*人的“國粹”。例如,在三國演義中,曹*就被描寫成如此。於是,在這個男*被弱化了的文化中,居然也會出現一種“偉丈夫”,那就是“無毒不丈夫!”

傳統*文化沒能產生科學理論。反之,在現代之前,*在實用的技術方面卻是世界之冠——例如國人常喜歡稱道的火*、羅盤、印刷術、造紙等等。據李約瑟說,在14世紀(亦即是西方資本主義萌芽)以前,*在這方面的貢獻遠遠地壓倒西方。

*人的成長,可以用父母作枕墊,*之後用社會關係作枕墊,老年則用子女作枕墊。生命轉折的危機不能說沒有,但沒有像美國那樣成爲泛文化*的母題。然則*人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是將原本可以全面盛開的青春階段這一個高峯鏟低甚至剷平,去填補老年時勢將面臨的深塹;用“別人”作爲自己“枕墊”的結果,亦可能導致對一己生命之*的讓渡。

私人領域的不發達,使人的同年階段無限延長。“自我”難於成爲一個強大的內省基地。於是,也很難產生與公共意識截然分判的私人意識。

美國人生之強調斷裂,每一人力求控制自己的一切,對別人的不信託,對近身關係則易出現被害妄想,由此締造而成的“現實”也有一點荒原化。至於*人溫馨化的現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對別人信託之上的,因此自己也有一大部分是交出去的,亦即是由別人施以控制的。有時候,這種安排並不利於一己權益的維護。西方人對拒絕別人的要求,並不會衍生多少焦慮感,*人則易產生無可克服的焦慮,爲了迴避這種焦慮,常導致口是心非。既不想應允對方,又無法由自己去面對情況,就會希冀對方不提出這個要求。對方如不察覺,自己口上不會說,心底裏卻會把一位已經迴避掉的焦慮向內折*而成憤懣。

不尊重“個人”,將其當作是不能自主的“不道德的主體”,也就是說,單個的“個人”之所作、所爲、所思,是必須被看管的。至於幹部,則已經受到組織生活的鑄煉,在思想上已經過了關,因此就可以去接觸老百姓不能碰的東西。

每當我對*聽衆客觀地比對兩種人生的收支平衡,其反應都是*式的,從切身利益出發:“你提倡不敬老,到你自己老了怎麼辦?”在這類有利可圖的“善良”背後,透露出的焦慮感,顯示了將老年的安全看得比青春之衝刺更重要的心理。也可以看出:*人少有從個體存在的角度去面對一己之消逝——不是去看有多少由自己製造的人口之“心”還在對着自己,而是無憾地重溫自己一生獨特的經歷與成就。

*人腦部中層發達於大腦皮層左半部有關。不錯認知行動必須以情感作用作爲能源,但最後到引出的抽象原理,卻是比具體的感*接觸更高一層的事物,至於認知對象也不一定要侷限於感*流的媒介,更遑論以是否能促進這種交流作爲衡量對錯的標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