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陳年舊事》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2.78W)
《陳年舊事》經典語錄

遙想當年名士,因緣際會,成時代的風流人物。其人其事,令人不由得心嚮往之。名之曰“陳年舊事”,慨嘆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陳年舊事》以簡潔、樸實的筆法,勾勒了40餘位*近現代著名的人物形象。作者如數家珍般講述了諸如胡適、林語堂、蔡元培、徐志摩、馬寅初、吳梅、竺可楨等大師的老掌故老段子,將陳年舊事娓娓道來,道出一代名士不爲人知的真情懷,讀來別有一番味道。作者視野開闊,既問歷史魂歸何處,又涉現實關懷,其筆下人物令人神往,文字背後盡閱大師風範與時代滄桑。

自序

多少年來,習慣了被人稱爲小說家。什麼是小說家呢,就是一個喜歡編故事的傢伙,成天胡思亂想,同時用文字把思想固定下來,接二連三地雜誌上發表,出版社出書,然後憑着這些成績,便在小說家的椅子上坐實了。從二十世紀八十年*始,我斷斷續續一直在寫小說,不溫也不火,好歹都是堅持,轉眼三十多年,驀然回首,著作未曾等身,也已經有了幾百萬字。

於是開始寫些非虛構的文字,說是散文也好,說是隨筆也行,不緊不慢又出過幾本書。我是個喜歡動筆的人,寫什麼都覺得津津有味,都能自得其樂。在非虛構的作品中,有一本《陳舊人物》似乎還受大家歡迎,常常有讀者提到。本書的體例與《陳舊人物》大致相同,當作續集也未嘗不可,無非說說過去的人,談談過去的事。以人敘事,以事論人,不同的只是每篇篇幅略短,但範圍更廣,內容不再侷限於文化人,*和*事都有所涉及。

本書起因非常簡單,既然有人願意看這樣的文字,讀者喜歡,能寫爲什麼不寫,何樂而不爲。我得到很多鼓勵和督促,寫文章的都盼望有人閱讀,當然更因爲喜歡寫,技癢難熬自以爲是,結果就一而再,再而三,欲罷不能。

懷舊是人生難免的一種情緒,陳年舊事說過去就過去,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最後還要嘮叨一句,本書內容爲第一次結集,有些被刪節的文字,儘可能地恢復了。

二○一三年三月

馬寅初:其實他和魯迅一樣,都是學地礦的

有朋友看了我的專欄,很感慨,說沒想到*的兩位中統特務頭子,會是學地質礦物出身,而且都當過教育部長。我一開始也覺得奇怪,天下事這麼奇巧,書看多了,就覺得很正常。在過去年代,地質和礦物猶如後來的電機、計算機,還有生


經典語錄

閱讀過去回憶當年,事實真假都在其次,關鍵是我們願意相信什麼,需要什麼樣的真相。

知道的越多,越想不明白,想找到原因,結果更加糊塗。據說俞大維九十歲,摔了一跤,爲檢驗自己腦袋有沒有壞,便找了本微積分出來做題目,很快*出來,完全正確。

言語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均是詩,詩的意境滲透了,到處都有樂地,乘車可死,坐船可死,靜臥室中也可死,死於飛機偶然耳,不必視爲畏途。

林語堂靠《開明英文讀本》,居然拿了三十萬大洋的版稅,真金白銀,怎麼能不讓人眼紅。

過去的中文系講究實力,通常標榜和賣弄老先生。中文系彷彿出土文物,越老越值錢,越老越不朽。三十年前,我在中文系讀書,陳中凡老先生還在,他是一級教授,此一級非同小可,與今天的“國家一級”。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因爲和徐的女公子熟悉,我與他老人家有過幾次交往,印象中就是一本活字典,有什麼字,有什麼典故,向他請教,立刻給出*,相當於電腦搜尋。

真正老資格學過礦物的,是魯迅,還有後來的*大學老校長馬寅初。我所知道的著名人士,除了李四光學這玩意兒修成正果,其他人都是當作敲門磚,都半路改行。朱家驊和陳立夫從政當官,魯迅成了文學家,馬寅初成了經濟學家。因此結論也簡單,人生一世,學什麼*不重要,幹什麼才重要,幹成了什麼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