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中華大字典》對“敬畏”的解釋:敬也,...

習題庫 閱讀(1.4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中華大字典》對“敬畏”的解釋:敬也,...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中華大字典》對“敬畏”的解釋:敬也,服也。敬,而生虔誠心;畏,而生戒惕心。誠懇待之,不敢有絲毫傲慢;謹慎待之,不敢有絲毫懈怠。

    我們每個人對待自然、歷史、人生、事業等等,都應懷有敬畏之心,這樣才能不容易浮躁,不容易輕忽,內心自然生養寧靜、正氣、莊嚴、崇高,並在行爲上有所戒懼、節制,從而與外界形成良*互動關係。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回答】

【*】  

敬畏大自然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這是清代詩人阮元的《吳興雜詩》之一。吳興,即今浙*湖州。這既是一首清詞麗句的寫景詩,又是一首言近旨遠的哲理詩。

透過詩人的描繪,我們彷彿身臨其境,欣賞着*南美景:四條河流環抱着吳興城曲折地流淌着,然後在各處分散開來經流千家萬戶,聰明的農人們便在水深的地方種菱角,水淺的地方種稻子,不深不淺的地方則種上了荷花。然而,詩人的用意卻不止於此,他在告誡人們:在大自然面前,人應該順勢而爲,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資源,而不是逆勢而上,過分地去逞強鬥智。否則,人只能走向自己願望的反面。

我以爲,這首詩對我們今天怎樣面對自然是很有教益的。

許多年來,我們崇尚的是鬥爭哲學,不僅人與人之間曾經一直鬥來鬥去,而且還醉心於與天鬥與地鬥。於是,對大自然應有的敬畏之心沒有了,和大自然打交道應該遵循其客觀規律的道理也被作爲“糟粕“批臭了。大躍進時代,*學大寨時期,都做過許多違背自然規律的蠢事。尤其在發展成爲”第一要務“之後,人們的頭腦一再發熱,慾望一再膨脹,已經創造出了許多所謂的“人間奇蹟”:我們敢於移山,“喝令三山五嶽開道”;我們敢於填海,叫滄海變成桑田;我們敢於截流,讓“高峽出平湖”;我們敢於毀林,讓森林成“良田”;我們更毫無節制地挖掘地下的資源,讓大地乖乖地“獻出”寶藏……。人,當代的人,好像真的變成了無所不能的精靈,可以隨意地役使大自然爲自己服務!

然而,違背了自然規律,就要遭到自然規律的懲罰。長期寂寂無聲的大自然對人類的愚蠢行爲已經開始反抗:地震頻發,旱澇相接,沙塵暴肆虐,溫室效應加劇,氣候反常,疫病流行,好多災難都是百年不遇甚至前所未有的。而人們爲了治理一條前些年污染了的河流,要付出幾倍甚至更高昂的代價!因此,在表面的經濟高速發展、物質空前充裕背後,人類給自己留下了難以克服的巨大隱患,更堵塞了子孫後代繼續生存發展的道路!

今天的人們,很有必要重讀阮元的這首詩,並深刻領悟其中的哲理。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不妨把它作爲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我們謀求的發展,不應該再是竭澤而漁的,不應該再是不計後果的,而應該確確實實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

而這,首先要求我們在大自然面前,保有一顆敬畏之心。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則材料作文題,寫好材料作文,首先要認真閱讀材料,然後從材料中提煉出一個觀點,然後展開行文,同時要注意作文要求,文體上是記敘文或議論文。“敬畏”從字典裏解釋就是對待人事要有虔誠之心,要有*戒心,不可懈怠,不可自傲,誠懇待人待事,只有這樣才能與外界形成良*的互動關係。

寫記敘文可以選取一兩件典型的事例來記敘,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壞事,最好是好事壞事對比着來寫,這樣文章更有力度。如果寫議論文首先要確立中心論點,中心論點不可太大太寬泛,這樣使得文章顯得太空洞,可以選取對待自然或對待歷史等作爲論點,文章的結構可以採用總分總式也可以採用分總式,論據要充分,既要有正面的也要有反面的,既有*的也要有外國的,既要有古代的也要有當今的,不管怎樣一定要典型。

考點: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爲表達運用 E。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