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自然作爲環境與自然作爲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樣的。自然作爲其自身以自身爲本位,與人無關。...

習題庫 閱讀(1.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自然作爲環境與自然作爲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樣的。自然作爲其自身以自身爲本位,與人無關。...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自然作爲環境與自然作爲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樣的。自然作爲其自身以自身爲本位,與人無關。而自然作爲環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體*,成爲人的價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對象,相對於實在的人,它外在於人。但另一方面,當它參與人的價值創造時,就不是人的對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人的另一體,在這個意義上,環境與人不可分。自然當其作爲人的價值物時,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作爲資源,二是作爲環境。資源主要分爲生產資源和生活資源。人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向自然獲取生產資源和生活資源,但是必須有個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個生態平衡的嚴重破壞或某些資源的枯竭。一般來說,環境比資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資源是人掠奪的對象,而環境是人的家園。從自然界掠奪資源,不管手段如何,人與自然的關係都是對立的;而將自然界看作環境,不管這裏的自然條件如何,人總是力求實現與自然的*。

對於當今人類來說,重要的是要將自然看成我們的家。家,不只是物質*的概念,還是精神*的概念。環境美的根本*質是家園感,家園感主要表現爲環境對人的親和*、生活*和人對環境的依戀感、歸屬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爲三個層級:宜居、利居、樂居。當前各地都在創建人類的宜居環境,提出建設花園城市,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等諸多主張,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層次中,只是基礎,重在環境保護。而“利居”仍然是將環境當作資源的觀念。環境一旦成爲利用的對象,它與人的關係就存在某種對立。只有“樂居”,人與環境的關係纔不是對立的,而是*的,而且這種*具有親緣*、情感*、文化*。親緣*,說明環境與人共生的關係。情感*,說明環境與人的內在心理的關係。文化*,說明樂居具有豐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濃縮提煉了人類文明的精華,真正體現了家園感。

家園感的實現離不開對環境進行建設。環境建設有兩種指導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則,二是審美的原則。兩個原則必須是統一的,且應以審美原則爲主導,也就是說可以將工程建設轉行爲景觀建設,讓工程既有利於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又有利於人類的審美。此外,家園感的實現也離不開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一是需要科學技術,二是需要理念。在諸多關於環境保護的理念中,“審美的環境保護”理念有積極意義。這裏“美”的構成是豐富的,既有來自生態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這樣,“審美的環境保護”不僅包含了以生態平衡爲最高原則的科學的“真”的保護,而且高於“真”的保護。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污染了,按“真”的保護,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它的生態平衡;而按審美的保護原則,不僅要治理污染,還要進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養魚建亭等。

環境作爲人的家園,既是空間的,也是歷史的。我們應該適度開發自然資源,高度重視保護自然資源,並努力建造樂居的環境。

(摘編自陳望衡《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

3.下列有關“環境”和“資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作爲環境的自然與作爲資源的自然都是人的價值物,參與到人的價值創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B.自然作爲環境,失去了自己的本體*,成爲人的家園。這種情況下,人總是力求實現與自然的*。

C.資源外延小於環境,主要分爲生產資源和生活資源。只要改變獲取資源的手段,就能使人與自然不再對立。

D.自然作爲資源,可以滿足人生存和發展的需求,是人掠奪的對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奪會造成嚴重的後果4.下列對原文第二段內容的理想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類對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現爲:宜居、利居、樂居,這三者是橫向關係,沒有縱向的層級之分。

  B.利居,仍然把環境作爲利用的對象,即重視自然作爲資源的價值,輕視自然作爲環境的價值。

  C.樂居既要體現人與環境的共生關係,又要滿足居住者對環境的情感認同,還要體現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

  D.環境對人的親和*與人對環境的依戀感是家園感的表現。樂居滿足了人在環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樂居是環境建設的最高目標。

5. 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由於資源的枯竭會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類要高度重視保護自然環境。但與此同時,適度開發自然資源的工作也不能停。

B.湖岸植樹栽花,湖中養魚建亭等保護環境的做法,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空間,而且也讓家園感具有了持續*。

C.環境建設的指導原則應強調功利與審美的統一。例如,可以將工程建設轉行成景觀建設,也就是將審美理念融入工程規劃中。

D.“審美的環境保護”理念中“美”的構成是豐富的,它高於科學的“真”的保護,因而保護環境最重要的是要考慮人工美的因素。

【回答】

3.C

4.A

5.D

【解析】

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重要概念的含義。原文第一段倒數第四行是這樣表述的“一般來說,環境比資源外延要大”,倒數第三行“從自然界掠奪資源,不管手段如何,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對立的”,選項表述與這兩句都不相符。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論述類類文章中的重要詞語,往往不是一般的詞語,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裏含有特定的屬*。還有代詞的指代對象或內容的認定,多義詞的判斷,隱含資訊比較豐富的詞語的推斷,都必須準確把握。考點強調的是“文中”,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義時一定要將它還原到具體的文字中,做到“詞不離句,詞不離段,詞不離篇”。要在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正確理解詞語的使用意義,特別是臨時意義,即理解詞語在語境中的具體意思。如題幹中的 “有關“環境”和“資源”的表述”,應回到原文具體分析判斷。

4.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表述同文字相關內容(“對原文第二段內容的理想和分析”)加以比照。原文第二段第三行“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區分爲三個層級”,原文表述的是“三個層級”並非“三個方面”。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易錯*示】像這種題目,考生應先認真審題,要從題幹中審明答題的方向,比如本題中,“下列對原文第二段內容的理想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那就要找出選項中不符合“因素”的地方。明確要求之後,應到文中找到選項對應的文字,然後進行比對辨析。找到這些內容的所在區域之後,一定要抓住關鍵的地方進行分析,比如選項A項中,內容是“三個層級”,並非“三個方面”,考生就要重點看一下原文內容。

5.

試題分析:原文第三段第五行“這裏的‘美’的構成是豐富的,既有來自生態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這樣,‘審美的環境保護’不僅包含了以生態平衡爲最高原則的科學的‘真’的保護,而且高於‘真’的保護”,並未強調“保護環境首先要考慮人工美的因素”。

【考點定位】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論述類文體閱讀的命題主要從概念、判斷、推理三個角度命題,注意“答非所問”“內涵、外延不準”“誤劃類別”“張冠李戴”,本題屬於判斷類題目解答,答題的關鍵是審清題幹、找準區位、對讀原文、尋找細微的差別。如該題中題幹內容“保護環境首先要考慮人工美的因素”,並未強調,答非所問,回到原文分析判斷。

知識點:科普類文字閱讀 社科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