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搗衣”是指什麼呢?明朝仇英“紙本水墨”...

習題庫 閱讀(1.21W)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搗衣”是指什麼呢?明朝仇英“紙本水墨”...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搗衣”是指什麼呢?明朝仇英“紙本水墨”《搗衣圖》,後人圖下注解“搗衣”爲“浣衣、洗衣”,即洗衣裳時捶打髒衣裳這一動作的。其實,這種理解是不準確的。

而“搗衣”是屬於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板(稱爲“砧”,一般爲石制)上,用木棒(稱爲“杵”)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製衣服,稱爲“搗衣”,也叫“搗練”。此行爲多於秋夜進行,可謂“深秋月明話‘搗衣”’,就是如此。

在古典詩詞中,淒冷的砧杵聲又稱爲“寒砧”,涼風冷月下持續不斷的砧杵之聲,往往用以表現徵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情緒的“寒砧”“清砧”或“暮砧”等意象就應運而生。這是因爲婦女一般白天忙於*持家務,照料孩子,晚上纔會有閒暇爲家人準備衣物,而“搗衣”工序對光線要求不高,所以多於寒冬來臨之前的秋夜進行。所以,情滿緒長的離婦心中,“砧聲”便成了一種纏綿深淳、綿久不去的人文音樂。“搗衣”時,一杵,一思,深綿溫情在一起一落的“杵”間,“砧聲”*,心生離情。而心底聽着砧聲,不由得思念羈旅在外的遠行之人,擔憂他們的飢寒無居,逗惹出斬不斷的離情別緒;而漂泊的遊子聽到悽婉柔溫的“砧聲”,就會思想居家的“其樂融融”,妻絮子嗔的“其樂依依”,更平添胸中無盡的鄉思鄉愁。

我們還要明白,離婦在勞作之時,她們應當是有足夠的時間用於思念遠離家鄉的親人,單調悠長的砧聲更有助於摒除外慮,心志專一,對思念之情起到凝聚與強化的作用。正因爲這些原因,“搗衣”的動作和與之相關的“砧聲”,也成爲了唐古典詩歌中“思婦”主題下最爲常見的意象之一。

月明之夜,閨婦不辭疲倦地搗制*衣,將要寄往遙遠的邊塞。這種工作雖然勞累,但對她來說也算不得什麼,讓她悲傷的是,飛鴻已逝,遠方親人依然音書渺茫,砧聲帶走的,是她無盡的思念之情。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面容,在同一輪秋月下重複着相同的搗衣動作,訴說着相似的親情與愛情,悲苦與離愁,這種“離愁與悲苦”更見杜甫《秋行八首》(其一)中“寒衣處處催*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兩句。而這首詩,正是杜甫晚年出川、滯留巫峽時所作組詩中經典佳篇,表達了詩人於霜紅楓葉、叢菊盛開的秋天憂心國事、思念故園的心情。詩之結尾,詩人將濃郁鄉情化爲古典詩歌中極爲常見的一組意象:寒衣*尺,高城暮*,以及穿透暮*、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聲。

月光籠罩着整個長安城,家家戶戶搗衣的砧聲如同多聲部合奏一般此伏彼起。視覺意象的空明遼闊,聽覺意象的恢弘共鳴,無人能夠逃出這支纏綿悱惻、彌天塞地的樂章。更有那吹不盡的秋風從遠古吹向未來,千百年間風中傳送着同一種情感:“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所有思婦共同的心聲。李白仿作的這首民歌情感真淳深摯(思婦對遠人的思念以及嚮往和平生活的美好願望),意象單純鮮明(蕭瑟的秋風、朦朧的月*、悽清的砧聲),是從人的心中自然流出的音樂,宛如天籟之音。無需多層次的描寫,無需增飾情節與細節,搗衣砧前無數美麗的容顏是它的背景,綿延的時間深化了它的內涵。

爲什麼“搗衣”“砧聲”可以生出這樣綿長深沉的感情?搗衣聲大盛於唐代,並且與大唐政局動盪和戰爭頻繁程度息息相關。唐王朝沿用府兵制,府兵制一大特點,即應徵人員的裝備武器得自備。後來雖引用募兵制,然情景仍是:“發一卒以御邊陲,遣一兵以慰社稷,多無衣食皆帶飢寒”。

                                             (選自《千年搗衣聲》,有改動)

1.下面有關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搗衣是洗衣裳時捶打髒衣裳這一動作的解釋是不對的,它是屬於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製衣服。

B.“寒砧” 往往用以表現徵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情緒的原因是婦女一般白天忙於*持家務,照料孩子,晚上纔會有閒暇爲家人準備衣物。

C.思婦心底聽着砧聲,不由得思念羈旅在外的遠行之人,擔憂他們的飢寒無居,逗惹出斬不斷的離情別緒。

D.在情滿緒長的離婦心中,在寒冬來臨之前的秋夜進行的“砧聲”成了一種纏綿深淳、綿久不去的人文音樂。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正因爲離婦在勞作之時,有足夠的時間用於思念遠離家鄉的親人,單調悠長的砧聲對思念之情起到凝聚與強化的作用,“搗衣”成爲“思婦”主題下最常見的意象之一。

B.無盡的砧聲不斷牽引着離愁別緒,只有砧聲纔會讓遊子聽了平添胸中無盡的鄉思鄉愁,讓思婦聽了逗惹出斬不斷的離情別緒。

C.因爲思婦白天沒有時間,要忙於照顧孩子,*持家務,而“搗衣”工序對光要求不高,所以搗衣通常是在寒冬來臨之前的秋夜進行。

D.月明之夜,思婦不停的搗制*衣,這種工作雖然勞累,但是對於思婦來說不算什麼,讓她悲哀的是遠方親人杳無音訊。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杜甫晚年出川、滯留巫峽時所作組詩中經典佳篇《秋行八首》(其一) 表達了詩人於霜紅楓葉、叢菊盛開的秋天憂心國事、思念故園的心情。

B.無人能夠逃出搗衣歌這支纏綿悱惻、彌天塞地的樂章,是因爲搗衣歌視覺意象的空明遼闊,聽覺意象的恢弘共鳴。

C.單調悠長的砧聲更有助於摒除外慮,心志專一,對思念之情起到凝聚與強化的作用。有詩爲*“飛鴻影裏,搗衣砧外,總是玉關情。”(晏幾道《少年遊》)。

D.搗衣聲大盛於唐代的原因是唐朝戰爭頻繁,政局動盪,國家不得不採用裝備武器得自備的募兵制來“發配一兵一卒到邊疆,從而達到保衛邊陲,守衛社稷的作用”。

【回答】

1.B (強加因果,這是“寒砧”“清砧”或“暮砧”等意象就應運而生的理由,不是表現徵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情緒。)

2.B (只有……才……太絕對化。)

3.D (張冠李戴,“裝備武器得自備”是府兵制的情景。)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未分類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