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新城遊北山記晁補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漸深,草木泉石漸幽。稍西,一峯高絕有蹊介然...

習題庫 閱讀(1.7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新城遊北山記晁補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漸深,草木泉石漸幽。稍西,一峯高絕有蹊介然...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新城遊北山記

晁補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漸深,草木泉石漸幽。稍西,一峯高絕有蹊介然①僅可步。如四五里,乃聞雞聲。有僧布袍躡履來迎,與之語,愕而顧,如麋鹿不可接。頂有屋數十間,曲折依崖壁爲欄楯②,如蝸鼠繚繞③,乃得出。既坐,山風颯然而至,堂殿鈴鐸皆鳴。二三子相顧而驚,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慕,皆宿。

於時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視星斗,皆光大,如適在人上。窗間竹數十竿,相摩戛④,聲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遲明,皆去。

既還家數日,猶恍惚若有遇,因追記之。後不復到,然往往想見其事也。

(選自《古文鑑賞辭典》,有刪改)

【注】①介然:界線分明的樣子。②楯(shǔn):欄杆的橫木。③繚繞:迂迴,迴環。④魔戛:摩擦。

9. 用斜線(/)爲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一  峯  高  絕  有  蹊  介  然  僅  可  步

10.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稍西             ________              (2)相顧而驚         ________

(3)聲切切不已       ________              (4)二三子不得寐     ________

11. 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與之語,愕而顧             輟耕之龔上                     (《陳涉世家》)

B. 如蝸鼠繚繞,乃得出         見漁人,乃大驚                 (《桃花源記》)

C. 山風颯然而至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D. 因追憶之                   未若柳絮因風起                 (《詠雪》)

12.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有僧布袍躡履來迎。(可參考“資料卡”)

資料卡:

躡①踩,踏。②穿(鞋襪)。③追隨,追蹤。④攀登,登上(高位)。

——《古漢語常用宇典》

(2)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13. 本文結尾作者“往往想見其事”和《桃花源記》中劉子驥“欣然規往”原因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連結】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

【回答】

9. 一峯高絕/有蹊介然/僅可步   

10.     (1). 向西    (2). 看    (3). 停止    (4). 睡覺    11. C   

12. (1)有僧人穿着布袍和鞋子前來相迎。

(2)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   

13. 本文中作者“往往想見其事”,是在體驗過北山美景之後的回味無窮,這種“想見其事”,更是爲了表達自己對這處美景的讚美與懷念之情。

《桃花源記》中劉子驥的“欣然規往”,則更多的是身處惡劣的社會環境中,對沒有戰亂、安居樂業、幸福*的理想社會的嚮往與追求。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停頓的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後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這句話的大意是:有一座很高的山峯,山下一條小路,窄得只可容人行走。故停頓是:一峯高絕/有蹊介然/僅可步。

【10題詳解】

這道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課內重點文言實詞需要平時的積累識記,並且活學活用,學會從課內到課外的遷移。作答時,可先理解整句話的大意,再來推斷加點詞的含義。

(1)大意:稍稍往西。西:向西。

(2)大意:大家驚慌相視。顧:看。

(3)大意:不停地發出急促的聲響。已:停止。

(4)大意:大家又不能入睡。寐:睡覺。

【11題詳解】

這道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

A.代詞,他,指僧人/動詞,到、往;

B.才/於是、就;

C.表示修飾;

D.於是/趁、乘;

故選C。

【12題詳解】

這道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時,必須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爲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彙。

(1)重難點詞語有:躡,穿。履,鞋子。

(2)重難點詞語有: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何境,何處。

【13題詳解】

這道題考查對比閱讀的能力。根據“既還家數日,猶恍惚若有遇”可知,本文中作者“往往想見其事”,是在體驗過北山美景之後的回味無窮,於是“因追記之”。這種“想見其事”,是爲了表達自己對這處美景的讚美與懷念之情。根據“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不足爲外人道也”可知,《桃花源記》中劉子驥的“欣然規往”,更多的是身處惡劣的社會環境中,對沒有戰亂、安居樂業、幸福*的理想社會的嚮往與追求。

【點睛】譯文:

離新城的北面三十里,越往裏走山就越深了,盡是野草樹木和泉水岩石,環境越來越幽靜。稍稍往西,有一座很高的山峯,山下一條小路,窄得只可容人行走。走了約四五里,才聽到雞叫聲。有僧人穿着布袍、拉着鞋子前來相迎,與他交談,他驚愕地與你對視着,像麋鹿一樣不可接近。山頂有數十間房屋,曲折迴旋而依崖壁而建並築有欄杆,要像蝸牛一樣爬行、老鼠一樣攀援迂迴着走才得以出來。坐定之後,一陣山風吹來,堂殿上的鈴鐸都響了起來。大家驚慌相視,不知道身在何處。天*將近黃昏了,就都睡在山上。

此時正是九月,天空高曠露水清瑩,山間空寂月光明亮。仰看星斗,都大而光亮,好像正在人頭頂上。窗間有數十竿竹子,被風吹動互相摩擦,不停地發出急促的聲響。大家又不能入睡。等到天亮,就都離開了。

回家幾天之後,腦海中還是恍恍惚惚地浮現出山上的情景,於是追記了這些。後來我沒有再到北山去,然而往往想起這次遊山的事。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