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處理國家*政要務。嬴政統一...

習題庫 閱讀(2.39W)

問題詳情: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處理國家*政要務。嬴政統一...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處理國家*政要務。嬴政統一全國後,設定“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職位相對低而權限重,太尉一職虛有其位而無實人。

材料二:以天下之廣、四海之衆,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劃,於事穩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      ——《貞觀政要》引唐太宗語

材料三:傳統相權的衰落,宋代是關鍵。據司馬光說:“淳化中……太宗患中書權太重,且事衆,宰相不能悉領理。向敏中時爲諫官,上言請分中書吏房置審官院,刑房置審刑院。”

材料四: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鑑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往往病及於國君者,其故在擅專威福。                               ——黃佐《南雍志》明太祖語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反映的制度是什麼?御史大夫的設定反映了什麼矛盾?(6分)

(2)據材料二,唐太宗對丞相的態度是怎樣的?爲此設定了怎樣的*制度?有何作用?(10分)

(3)材料三中說“傳統相權的衰落,宋代是關鍵”,宋代是怎樣分割相權的?什麼時候廢除了丞相?(8分)

(4)綜合上述材料,說明封建*主義*集權制度發展的基本趨勢。(2分)

【回答】

.26分

(1)“三公”或三公九卿制。御史大夫的設定反映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6分)

(2)態度:應設宰相籌劃大事,以彌補君主的不足。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牽制又互爲補充;同時相權三分,有利於加強皇權。(10分)

(3)宋代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設樞密院分割宰相的*權,設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財*。明朝廢除丞相。(8分)

(4)趨勢:相權漸趨衰落,皇權日益強化。(2分)

【解析】

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資訊、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第一小問,材料中“嬴政統一全國後,設定“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職位相對低而權限重,太尉一職虛有其位而無實人” 反映的制度是“三公”或三公九卿制。第二小問,御史大夫的設定反映皇權和相權之間。君主一方面要依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去統領百官,另一方面又害怕丞相權重,架空君主。所以設立御史大夫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制約相權,這樣一來丞相就要小心謹慎,奉公守法,以免遭御史大夫的*劾。而御史大夫則會努力工作,儘量去挑丞相的毛病,結果就達到了相互制衡的目的。

(2)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資訊、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第一小問,材料的大意是:天下事務繁多,不能一人獨斷,應交由包括宰相在內的百官籌劃,這樣事情才能辦的穩妥。反映了唐太宗對丞相的態度是:應設宰相籌劃大事,以彌補君主的不足。第二、三問,根據所學知識得出,唐太宗實行三省六部制,其作用是三省長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牽制又互爲補充;同時相權三分,有利於加強皇權。

(3)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宋代爲了分散宰相的權力,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設樞密院分割宰相的*權,設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財*。明太祖朱元璋時廢除丞相。

(4)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描述和闡釋問題的能力。透過上述問題和內容,封建*主義*集權制度發展的基本趨勢:相權漸趨衰落,皇權日益強化,直至被廢除。

考點:古代*的*制度·走向大一統的秦漢*·百官公卿;古代*的*制度·君主*制度的演進與強化·君權和相權

知識點:古代*的*制度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