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永遠的門  邵寶健*南古鎮。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雜院。院裏住了*戶普通人家...

習題庫 閱讀(2.06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永遠的門  邵寶健*南古鎮。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雜院。院裏住了*戶普通人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永遠的門


   邵寶健


*南古鎮。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雜院。院裏住了*戶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變,儘管人們房內的現代化擺設是愈來愈多了。


這*戶人家中,有兩戶是一人獨居――單身漢鄭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鄭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話,隨即擦身而過。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運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裏相遇,聽到的總是這麼幾句。這種簡單的缺乏溫情的重複,真使鄰居們泄氣。


潘雪娥大概過了四十吧。苗條得有點單薄,瓜子臉,膚*白皙,五官端莊。衣飾雖時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鄰居們很不理解,這位端麗的女人爲什麼要獨居,只知道她有權利得到愛情卻確確實實沒有結過婚。


鄭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後,遷居於此。他是一家電*的美工,據說是一個缺乏天才的工作負責而又拘謹的畫師。四十五六的人,倒像個老頭兒了。頭髮黃焦焦、亂蓬蓬的,背有點駝。瘦削的臉龐,瘦削的身軀,只有那雙眼晴大大的,爍着年輕的光,爍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時候,他常常帶回來一束鮮花,玫瑰、薔薇、海棠、臘梅,應有盡有,四季不斷。他總是把鮮花*在一隻藍得透明的高腳花瓶裏。


他沒有串門的習慣,經常久久地呆在屋內。有時他也到井邊,洗衣服,洗碗,洗那隻透明的藍*高腳花瓶。洗罷花瓶,他總是斟上明淨的井水,噘着嘴,極小心地捧回屋子裏。


一道厚厚的牆把他和潘雪娥的臥室隔開了。


一隻陳舊的一人高的花竹書架貼緊牆壁置在牀旁。這隻書架的右上端,便是那隻花瓶永久*的所在。


除此之外,室內或是懸掛,或是旁靠着一些*的、外國的,別人的和他自己的畫作。


從傢俱的佈局和蒙受灰塵的程度可以看得出,這屋裏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製造得出的那種溫馨的氣息。可是,那隻花瓶總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塵不染,瓶裏的水總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總是鮮豔的、盛開着的。


同院的鄰居們,曾經那麼熱切地盼望着,他捧回來的鮮花,能夠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裏出現。當然,這個奇蹟就從來沒有出現過。


於是,人們自然對鄭若奎產生深深的遺憾和綿綿的同情。


秋季的一個微雨的清晨。


鄭若奎撐着傘依舊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撐着傘依舊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來了。卻不見他回家來。


即刻有消息傳來:鄭若奎在單位的工作室作畫時,心臟跳搏異常,猝然倒地,剛送進醫院,就永遠地睡去了。


這普通的院子裏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沒有哭,眼睛委實是紅紅的。


花圈。一隻又一隻。


那隻大大的綴滿各式鮮花的沒有輓聯的花圈,是她獻給他的。


這個普通的院子裏,一下子少了一個普通的生活裏沒有愛情的單身漢,真是莫大的缺憾。


沒幾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們在整理畫師遺物的時候,不得不表示驚訝了。打*着的房門,他的屋子裏儘管到處灰濛濛的,但那隻花瓶卻像不久前被人擦拭過似的,明晃晃,藍晶晶,並且,那瓶裏的一束白菊花,沒有枯萎。


當搬開那隻老式花竹書架的時候,在場者的眼睛都瞪圓了。


門!牆上分明有一扇紫紅*的精巧的門,門拉手是黃銅的。


人們的心懸了起來又沉了下去。原來如此!


鄰居們鬧鬧嚷嚷起來。幾天前對這位單身漢的哀情和敬意,頓時化爲烏有,變成了一種不能言狀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憤懣。


不過,當有人伸手想去拉開這扇門的時候,“哇”地喊出聲來――黃銅拉手是平面的,門和門框平滑如壁。


一扇畫在牆上的門!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


小說的標題是“永遠的門”,爲什麼用“永遠”來修飾“門”呢?(4分)


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小說開篇的環境描寫有何作用。(5分)


推動這篇小說情節發展的線索是小院人們對鄭、潘二人的感情變化,請結合作品對這條貫穿全文的線索作簡要說明。那麼你對這件事持何種態度,請談談看法。(6分)


 

【回答】

這裏的“門”,不單指畫在牆上的那扇門,也可理解爲人們的心靈之門(2分);“永遠”,既表現了作品的悲劇*――兩位主人公最終被“門”隔絕開來,也可理解爲作者的深意所在――改造國民思想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2分)。


【評分標準】點出“門”的象徵義,2分;“永遠”的內涵(2分),意思對即可


開篇的環境描寫中,“古鎮”、“古井”、“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變”,暗示着這裏的生活、人們的思想感情、思維方式極易成爲一種陳舊定勢,成爲一種難以改變的積澱;“普通的小雜院”“普通人家”則暗示這樣的聚居地,這樣的人羣具有普遍*(2分)。這正是小說主人公鄭若奎、潘雪娥,促使其生活、形成其*格、驅使其行爲的特定環境。作品這裏的環境描寫爲推進情節、塑造人物、表現主題作了有力的烘托(2分)。  【評分標準】①環境是怎樣的,2分;②環境描寫的作用,2分。


開始,人們熱切盼望鄭、潘二人能產生感情(1分);接着,人們對二人的缺乏溫情表示遺憾與同情(1分);後來,人們爲鄭若奎的突然去世、也爲鄭潘二人永遠無法結合而悲痛,同時對二人的行爲表示敬意(1分);最後,人們看到隔壁上的門,爲鄭潘二人暗中“私通”而倍感憤懣(1分)。


  【評分標準】①“線索”在文中如何體現,4點每點1分;②談談看法,說得有理,給3分。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