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的小題。宋 中① 耿 湋日暮黃雲合,年深白骨稀。舊村喬木在,秋草遠人歸。廢井莓苔厚,...

習題庫 閱讀(1.46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的小題。宋 中① 耿 湋日暮黃雲合,年深白骨稀。舊村喬木在,秋草遠人歸。廢井莓苔厚,...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的小題。

宋  中① 

耿  湋

日暮黃雲合,年深白骨稀。

舊村喬木在,秋草遠人歸。

廢井莓苔厚,荒田路徑微。

唯餘近山*,相對似依依。

【注】①宋中:唐朝“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在此與叛*進行過殊死搏鬥,殺敵萬人,但最後二人戰敗被殺。

4.詩歌首聯的意境和作用分別是什麼?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5.請簡要解說詩歌最後一句“唯餘近山*,相對似依依”與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在景物描寫上的相同點和在情感表達上的不同點。

【回答】

4.①首聯透過對宋中暮*四合、白骨稀少的景物描寫,營造了一種淒涼、慘淡的意境。②爲全詩定下悲涼的基調,引出下文對宋中蒼涼、寥落景*的描寫。

5.①相同點:耿詩和李詩的詩句都是寫人、山之間的情感交流。②不同點:耿詩表現的是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悲涼愁懷;李詩表現的是物我兩忘、怡然自得的情感。

【解析】

4.

試題分析:“日暮黃雲合,年深白骨稀”。首句點出時間,渲染日暮時分,黃雲四合的慘淡景象,爲全詩奠定悲劇的基調。此句將視線轉向戰爭遺留下的痕跡,說年深日久而白骨稀少,可見當年白骨累累。從時間上看,上句寫“日暮”,爲當天情事,下句寫“年深”,將時間拉得很長;從空間上看,上句寫“黃雲合”,是仰觀,下句見“白骨稀”,爲俯視,時空錯綜極盡其妙。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詩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這個道理。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詩歌創作離不開意象,意象的選擇只是第一步,是詩的基礎;組合意象創造出“意與境諧”的詩的藝術境界纔是目的。意境與意象在本質上有一定的聯繫,它們都是主觀與客觀統一的產物,都是情與物的結合體。但它們又有區別:從形式上看,意象與詞句相關,意境則與全篇對應。故分析意境,應首先分析意象,如“白骨”。

5.

試題分析:“唯餘近山*,相對似依依。”意謂:眼前已是滿目瘡痍,只剩下附近的山巒,與我相對無言,似有無限深情。這兩句表現出詩人對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無可奈何的萬般愁懷。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化。儘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着他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麼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複,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鍊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對詩人來說不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易錯*示】鑑賞古代詩歌中的描寫,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見的鑑賞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寫———正面描寫中光影**的渲染和側面描寫中的襯托、動靜結合、點面結合、虛實結合、遠近高低觀察角度的變化等。各種手法之間可能有交錯運用的現象,比如以動襯靜也可以是反襯。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憂國憂民、蔑視權貴、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歸隱田園、惜春悲秋、羈旅愁思、思鄉念親(友)、憶友懷舊、別恨離愁、相知相思、兒女情長、堅貞愛情、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憤世嫉俗、登高覽勝、寄情山水、熱愛自然等。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