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新詩的“變”與“常”呂進新詩是*詩歌的現代形態。幾千年的*古典詩歌到了現代發...

習題庫 閱讀(1.05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新詩的“變”與“常”呂進新詩是*詩歌的現代形態。幾千年的*古典詩歌到了現代發...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新詩的“變”與“常”

呂進

新詩是*詩歌的現代形態。幾千年的*古典詩歌到了現代發生了鉅變,所以“變”是新詩的根本。對新詩的“新”的誤讀,造成了新詩百年發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學中充當先鋒和旗幟的新詩至今還處在現代文學的邊緣,還在大多數國人的藝術鑑賞視野之外。在一些論者那裏,新詩似乎是一種沒有根基、不拘形式、隨意塗鴉、自由放任的藝術。

其實,“變”中還有一個“常”的問題。“變”就是“常”,而且是一種永恆的“常”。*新詩的繁榮程度取決於它對新的時代精神和審美精神的適應程度,新詩的“變”又和*詩歌的“常”聯繫在一起。詩既然是詩,就有它的一些“常態”的美學元素。無論怎麼變,這些“常”總是存在的,它是新詩之爲詩的資格*書。重新認領這些“常”,是當下新詩振衰起弊的前提。

*詩歌的“常”來源於又外在於古典詩歌,活躍於又隱形於現代詩歌當中。也就是說,“常”不是詩體,不是古典詩歌本身,“常”是詩歌精神,是審美精神。

在詩歌精神上,*詩歌從來崇尚家國爲上。氣不可御的李白,沉鬱頓挫的杜甫,雖然他們的藝術個*相距甚遠,但是他們的詩詞總是以家國爲本位的。他們對個人命運的詠歎和同情,常常是和對家國的興衰的關注聯繫在一起的。“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是古詩發展的一個規律。在創作過程中,詩人必然尋求審美靜觀,他走出世界以觀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觀照人生。沒有“走出”,沒有審美距離,就沒有詩美體驗,也就沒有詩。但這是創作狀態。玩世玩詩、個人哀愁之作在*不被看重,*詩歌的評價標準從來講究“有第一等襟抱,纔有第一等真詩”,以匡時濟世、同情草根的詩人爲大手筆。這是*詩歌的一種“常”。

新詩可以不都寫現代格律詩。但是,*古典詩歌是格律詩傳統,而格律詩的要義就是詩對形式和音樂*的尋求。注重聽覺,注重吟誦,因而注重格律,這是*古詩的“常”。用心從詩質上去捕捉詩情的音樂*,用耳從形式上去捕捉詩的音樂*,這是*詩歌爲讀者造就的審美習慣和審美標準。許多新詩人對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創作中加強了音樂*,聞一多說,這是徐詩“一個絕大的進步”。從“感情氾濫”到“情感羈勒”,說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樂感的加強。沒有形式感和音樂感的人絕對稱不上是詩人。

*詩歌在傳播上也有“常”。在詩歌創作尋言的時候,總是儘量用最淺顯的語言來構成詩的言說方式。“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諸如此類的詩章在我們民族中流傳千年,和言說方式非常有關。重建寫詩的難度,重建讀詩的易度,這是新詩必須注意的我們民族詩歌之“常”。

新詩,新其形式需是詩。新詩在“變”中就有時時回望“故鄉”的必要。在 “變”中繼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5.下列關於*詩歌的“常”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歌在精神上從來崇尚家國爲上,以匡時濟世、同情草根的詩人爲大手筆。

B.新詩無論怎麼變,“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詩之爲詩的資格*書,所以新詩有的時候要在“變”中繼承“常”。

C.在傳播上,儘量用最清晰的語言來構成詩的言說方式,並且要注重聽覺,注重吟誦。

D.*詩歌的“常” 來源於又隱形於古典詩歌,活躍於又外在於現代詩歌當中。“常”是詩歌的精神,是審美精神。

6.下列對本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歌一直講究以“有第一等襟抱,纔有第一等真詩”爲評價標準,而玩世玩詩,個人哀愁之作在*不被看重。

B.當徐志摩的詩從“情感氾濫”到“情感羈勒”時,*了他在詩歌創作上形式感和音樂感的加強。

C.*詩歌爲讀者造就的審美習慣和審美標準是用心從詩質上去捕捉詩情的音樂*,用耳從形式上去捕捉詩的音樂*。

D.在創作過程中,詩人必然尋求審美靜觀,他走出世界以觀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觀照人生。這便是創作的境界。

7.根據本文提供的資訊,下列推斷合理的一項是(   )

A.變是新詩的根本,作者認爲新詩似乎是一種沒有根基,不拘形式,隨意塗鴉、自由放任的藝術。

B.現今*新詩的繁榮程度彰顯了新詩對新時代精神和審美精神的適應程度。

C.重建寫詩的難度,重建讀詩的易度是民族詩歌之“常”,在新詩未來發展創作過程中也同樣值得我們重視。

D.在“變”中繼承“常”,在“變”中時時回望“故鄉”,新詩就會在未來文學中充任先鋒和旗幟的作用,就一定可以進入國人藝術鑑賞的視野之內了。

【回答】

5.A

6.D

7.C

【解析】

5.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義的能力。B項錯誤在於強加因果;C項錯誤在於,文中是“最淺顯的語言”;D項錯誤在於,文中是“來自於又外在於”。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義的題目,題幹一般是“下列關於……的論述不正確的一項是”或者“正確的一項是……”,答題時注意分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錯誤設定一般爲答非所問、混淆範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爲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覈,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幹,在文中找到題幹對應的區位,然後仔細分析,此題中的B項錯誤在於強加因果;C項錯誤在於,文中是“最淺顯的語言”;D項錯誤在於,文中是“來自於又外在於”。

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資訊的能力。篩選和提取資訊類試題的*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範圍。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D項錯誤在於,根據原文,不是“創作過過程”,而是“創作狀態”。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考覈篩選並整合文中資訊的能力的題目,題乾的表述一般爲“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或者“正確的一項”,錯誤選項的命制基本和考覈概念的題目沒有區別,答題時注意閱讀題幹,找準區位,然後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比如本題D項錯誤在於,根據原文,不是“創作過過程”,而是“創作狀態”。

7.

試題分析:此種歸納內容要點和分析作者觀點態度的題目,解答時應先根據選項確定原文資訊所在的位置,然後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並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A項的“理論者那裏”與原文不符;B項應是“取決於”而非彰顯;D 項屬於無中生有。

【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題目一般以“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或者“正確的一項”,試題錯誤設定的方式主要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範圍”“無中生有”“偷換概念”等類型,答題時注意對全文的綜合理解,然後對照選項尋找細微的差別,比如本題A項的“理論者那裏”與原文不符;B項應是“取決於”而非彰顯;D 項屬於無中生有。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