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18.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昭君怨①蘇軾誰作桓伊三弄②,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天。欲去...

習題庫 閱讀(2.85W)

問題詳情:

18.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昭君怨①蘇軾誰作桓伊三弄②,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天。欲去...

18.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昭君怨①

蘇軾

誰作桓伊三弄②,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①本詞又名《金山送柳子玉(瑾)》。這首詞作於熙寧七年(1074)二月,是作者爲送別柳子玉(名瑾)而作。②桓伊三弄:桓伊,東晉時音樂家,善箏笛;三弄,名曲名。

(1)“新月與愁煙,滿*天”營造出一種怎樣的意境?請簡要分析。(4分)

詞中作者是怎樣寫離別的情景的?試結合全詞作簡要分析。(4分)

【回答】

【小題1】這兩句營造了一種“朦朧混沌、浩淼幽清”的意境(1分),透過新月、煙雲、天空、*面等景物(1分),融情入景(或渲染、烘托、借景抒情)(1分)將整個送別情景和盤托出,暗寫了離別之情(1分)。

【小題2】上闋寫離別時的情景。首二句運用典故,以發問的形式暗寫離別,次二句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別時的感傷氣氛(2分)。下闋遙想“明日”分別的情景。借“飛絮送行舟”,以“流水無情”反襯人之有情,突顯出了送別時的愁緒與留戀(2分)。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此詞上片寫送別情景,以景*作爲笛聲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別時的感傷氛圍。融情入景,透過新月、煙雲、天空、*面等景,將整個送別情景和盤托出。

考點:篩選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C。

【小題2】

試題分析:上闋寫離別時的情景。首二句以晉人桓伊爲王徽之吹奏三個曲調的典故,以發問的形式提出疑問:夜深人靜時,是誰吹奏有名的古曲,將人們從夢中喚醒?此二句暗寫離別。次二句融情入景,透過新月、煙雲、天空、*面等景,將整個送別情景和盤托出。下闋遙想“明日”分別的情景。“欲去又還不去”,道了千萬聲珍重,但遲遲沒有成行。二月春深,將是“落花飛絮”的時節,景象悽迷,那時別情更使人黯然。“飛絮送行舟,水東流。”設想離別的人終於走了,船兒離開*岸漸漸西去。送別的人站立*邊,引頸遠望,不願離開,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願,追逐着行舟,代*送行。而滔滔*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舊東流入海。以“流水無情”反襯人之有情,又借“飛絮送行舟”表達人的深厚情意,結束全詞,分外含蓄雋永。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