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

習題庫 閱讀(2.45W)

問題詳情: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

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爲郎中。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爲連敖。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爲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說之。言於上,上拜以爲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覆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爲公以爲將。”何曰:“雖爲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爲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爲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皆驚。

…… ……

太史公曰:吾如淮*,淮*人爲餘言,韓信雖爲布衣時,其志與衆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餘視其母冢,良然。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選自《史記•淮*侯列傳第三十二》)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B.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C.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D.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韓信在犯法當斬時,滕公見他出語不凡,相貌堂堂,沒有斬他。滕公同他交談後,更是高興,就向漢王推薦,漢王讓他做了治粟都尉。

B.蕭何認爲韓信是位奇才,後來聽說韓信和幾十個*官半路上一起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徑自去追趕。

C.蕭何勸說漢王一定要重用韓信,不然他就會走掉。漢王開頭說看在蕭何的情面上讓韓信做將*,蕭何堅持讓韓信做大將,漢王最終同意了。

D.*官們聽說漢王要築壇拜大將,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爲自己會被任命爲大將,等到舉行儀式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上下都大吃一驚。

6.下列關於《史記》體例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紀”實際上就是帝王的傳記,因爲帝王是統理國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腦,爲他們作紀傳而名之曰“本紀“。

B.“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蹟,在《史記》中所佔篇幅最多。

C.“列傳”是記載帝王、諸侯以外的各種歷史人物的,有單傳,有合傳,有類傳。

D.“表”是譜列帝王、諸侯、貴族、將相大臣世系、爵位和簡要政績的,以年代遠近、史事繁簡而分爲世表、年表、月表。

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回答】

、4、A解析:首先應熟讀精思,理解內容大意,然後抓住某些標誌*詞語(如開頭髮語詞、句末語氣詞、固定結構等),根據文意進行斷句。

B解析:“韓信和幾十個*官半路上一起逃跑”與原文不符。 

B解析: “世家” 在《史記》中所佔篇幅最多。說法錯誤,應爲“列傳”所佔篇幅最多。

(1)我也想向東部發展,怎麼能鬱郁不得志地長久待在這裏呢?(“東”解釋爲“向東”,“居”解釋爲“待在”,各1分,大意1分)

(2)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逃跑了。(“度”解釋爲“估計、料想”,“上不我用”爲賓語前置,各1分,大意1分)

(3)大王假如只想永遠在漢中稱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也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了。(“王”解釋爲“稱王”,第一個“事”解釋爲“使用”“計”解釋爲“謀劃、商議”,各1分,大意1分)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