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古代詩歌閱讀醉翁*【1】  蘇軾琅然,清圓,誰*?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

習題庫 閱讀(1.86W)

問題詳情:

古代詩歌閱讀醉翁*【1】  蘇軾琅然,清圓,誰*?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

古代詩歌閱讀

醉翁*【1】  

蘇軾

琅然,清圓,誰*?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2】。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3】,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爲飛仙。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4】。

註釋:【1】據本詞序,歐陽修喜愛琅琊幽谷的山川奇麗、泉鳴空澗,常把酒臨聽,欣然忘歸。後沈遵作琴曲《醉翁*》,崔閒記譜,請蘇軾填詞。【2】蕢:草筐。《論語·憲問》:“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3】童巔:山頂光*,山無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繩。此處代指琴。

16.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響空山”與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的“空山”,都寫出了山的空寂。

B.“荷蕢”兩句以《論語》中荷蕢者對孔子擊磬的評價,讚賞醉翁懂得鳴泉之妙。

C.“山有時而童巔”是說醉翁所見之山雖有時光*,但“琅琊珠峯,林壑尤美”之狀不會改變。

D.“醉翁去後”兩句描寫醉翁離開琅琊後,作者空對流泉,以吟誦表達思念之情。

E.詞作最後三句是說醉翁雖已離世,聲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卻仍然得以留存人間。

17.歐陽修《醉翁亭記》描寫了琅琊山的四時景*,表現了作者以山水自適、與民同樂的情懷。與之相比,蘇軾這首《醉翁*》所描寫的景*和表現的情懷有何不同?

【回答】

16.CD

17.蘇軾的《醉翁*》上闋主要是透過描寫流泉的自然聲響帶來的美妙效果來讚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對歐陽修追求絕妙意境做法得以流傳的欣慰。如首句“琅然,清圓,誰*,響空山”。寫琅琊幽谷,山水奇麗,泉鳴空澗,聲若環佩,詞人創造了一個美好意境。“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從聲響所 產生的巨大感人效果來寫流泉聲響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們因爲受此美妙樂曲所陶醉,遲遲未能入眠。下片寫鳴泉雖不復存,醉翁也已化爲飛仙,但鳴泉之美妙樂 曲,醉翁所追求之絕妙意境,卻仍然留人間。《醉翁亭記》則是透過描寫琅琊山的四時景*抒發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解析】

16.

試題分析:C山川變化,有時光*,難以保持“琅琊珠峯,林壑尤美”;D本詞主要借對流泉聲音的描寫來讚美歐陽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籟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選項D說是對醉翁的思念之情不準確。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鑑賞的5選2的題目綜合考覈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爲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此題的兩個選項分別爲詩意和情感錯誤。

17.

試題分析:注意分析蘇詞中創設的美好的意境,以及對歐陽修的讚賞,《醉翁亭記》則寫的是一種怡然自樂之情。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的對比閱讀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一道題目中出現兩首詩歌,運用一首詩歌和課本中的一首詩歌進行對比,一般選擇課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誦的名篇。命題方式有比較異同、相同點或不同點,有時給出比較的對象,有時不給。如果給出就按要求進行比較,如果不給可以從詩歌的意象的選取、詩歌的意境特徵、情感差別、手法的運用、寫景的角度、詩歌的格調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題主要比較情感。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