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劉文靜字肇仁,倜儻有器略。大業末,爲晉陽令,與晉陽宮監斐寂善。寂夜見邏堞傳烽,...

習題庫 閱讀(1.6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劉文靜字肇仁,倜儻有器略。大業末,爲晉陽令,與晉陽宮監斐寂善。寂夜見邏堞傳烽,...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劉文靜字肇仁,倜儻有器略。大業末,爲晉陽令,與晉陽宮監斐寂善。寂夜見邏堞傳烽,吒曰:“天下方亂,吾將安舍?”文靜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資也。吾二人者可終羈賤乎?”

高祖爲唐公,鎮太原,文靜察有大志,深自結。既又見秦王,謂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達神武,漢高帝、魏太祖之徒歟!”寂未謂然。文靜俄坐李密姻屬繫獄,秦王私入視之。文靜喜,挑言曰:“喪亂方剡,非湯、武、高、光不能定。”王曰:“安知無其人哉?今過此,非兒女子姁姁相憂者。世道將革,直欲共大計,試爲我言之。”文靜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盜賊蜉結,以萬數,須*取而用之。誠能投天會機,則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晉避盜者皆在,文靜素知其豪桀,一朝號召,十萬衆可得也。加公府兵數萬,一下令,誰不願從?鼓而入關,以震天下,王業成矣。”王笑曰:“君言正與我意合。”乃*署賓客。

唐公乃開大將*府,以文靜爲司馬。文靜請與突厥連和,唐公從之。遣文靜使始畢可汗,始畢曰:“唐公兵何事而起?”文靜曰:“先帝廢冢嗣以授後主,故大亂。唐公,國近戚,懼毀王室,起兵黜不當立者。願與突厥共定京師,金*、子女盡以歸可汗。”始畢大喜,即遣二千騎隨文靜至,又獻馬千匹。公喜曰:“非君何以致之?”

唐公踐天子位擢納言時多引貴臣共榻文靜諫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見羣下言尚稱名帝坐嚴尊屈與臣子均席此王導所謂太陽俯同萬物者也。帝曰:“我雖應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無嫌。”

文靜自以材能過裴寂遠甚,又屢有*功,而寂獨用故舊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論政多戾駁,遂有隙。文靜妾失愛,告其兄上變,遂下吏。帝遣裴寂、蕭瑀訊狀。帝殺之,年五十二。

(節選自《新唐書•劉文靜傳》,有刪改)

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唐公踐天子位/擢納言時/多引貴臣共榻/文靜諫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見羣下/言尚稱名/帝坐嚴尊/屈與臣子均席/此王導所謂太陽俯同萬物者也

B.唐公踐天子位/擢納言/時多引貴臣共榻/文靜諫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見羣下言/尚稱名/帝坐嚴尊屈/與臣子均席/此王導所謂太陽俯同萬物者也

C.唐公踐天子位/擢納言/時多引貴臣共榻/文靜諫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見羣下/言尚稱名/帝坐嚴尊/屈與臣子均席/此王導所謂太陽俯同萬物者也

D.唐公踐天子位/擢納言時/多引貴臣共榻/文靜諫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見/羣下言尚稱名/帝坐嚴尊/屈與臣子均席/此王導所謂太陽俯同萬物者也

15.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廟號。著名人物有漢高祖劉邦、隋高祖楊堅、唐高祖李淵等。

B.“*”是我國說漢語的穆斯林對伊斯蘭教所信奉的唯一主宰安拉的尊稱。文中的“*”是“真命天子”的意思。

C.“四海”,四方之海,指天下。現泛指全國各地,也可指世界各地。常和“五湖”連用。

D.“突厥”“可汗”是少數民族中的常見的稱呼。“突厥”和“可汗”都是指民族部落首領的專稱。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劉文靜對世道有自己的看法。當看到社會*時,裴寂發出不知何處安身的慨嘆,但劉文靜卻認爲這正是英雄豪傑建功立業之時。

B.劉文靜能夠準確分析天下的局勢。當秦王與他談論天下大事時,他能夠清楚地判斷當時的形勢,並且給秦王出謀劃策。

C.劉文靜長於外交謀略。他請求與突厥交好,唐公派他出使突厥,他用金*等引誘始畢可汗,可汗答應幫助唐公,劉文靜圓滿完成任務。

D.劉文靜因嫉妒惹來殺身之禍。裴寂因舊交的恩情官位高居劉文靜之上,劉文靜心中不服,對他產生嫉妒,最終爲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1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唐公子,非常人也,豁達神武,漢高帝、魏太祖之徒歟!

(2)我雖應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無嫌。

【回答】

14.C

15.D

16.D

17.(1)唐國公的兒子,不是平凡的人,心胸開闊且非常勇武,是漢高帝、魏太祖那樣的人啊!

(2)我雖然順應天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麼可以忘記呢?您千萬不要有什麼疑忌。

【解析】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後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唐公踐天子位擢納言時多引貴臣共榻文靜諫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見羣下言尚稱名帝坐嚴尊屈與臣子均席此王導所謂太陽俯同萬物者也”,這段話斷句本題注意“曰”,聯繫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唐國公登上天子之位,提拔劉文靜爲納言。當時皇帝多次引導顯貴的大臣與自己同榻而坐,劉文靜進諫說:“現在天下人無不臣服,但召見羣臣,說話時還稱姓名。帝王之位尊貴,您屈尊與臣子同席而坐,這正是王導所說的太陽屈駕與世間萬物一起啊。”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透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爲、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爲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

1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本題D項“突厥”是歷史上活躍於蒙古高原和中亞、西亞地區的民族集團統稱。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爲識記A。

【名師點睛】突厥是中亞和西亞等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他們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後裔,在現代,突厥稱呼不特指一個民族,而是繼承突厥血統並*突厥語民族的總稱。這些人的分佈甚廣,全盛時,其疆域東至大興安嶺,西抵西海(鹹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583年,隋將長孫晟用離間之計,使突厥汗國*爲東西兩部,後在屢次與隋朝的戰爭中戰敗而走向衰落。平時需要注意積累。

1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D項裴寂的官位高於自己,劉文靜心中不服,每次議論政事多反駁裴寂,但這並不是劉文靜被殺的原因。劉文靜被殺是因爲他失寵的妾讓自己的哥哥告發劉文靜謀反。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爲、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D項結合文字內容“文靜妾失愛,告其兄上變,遂下吏。帝遣裴寂、蕭瑀訊狀。帝殺之,年五十二”可知,劉文靜被殺是因爲他失寵的妾讓自己的哥哥告發劉文靜謀反。

17.

試題分析:主要重點詞語的翻譯:(1)固定稱謂保留“漢高帝、魏太祖”,“子”譯爲兒子,“非常人也”判斷句,“之徒”譯爲那樣的人。(2)“應天受命”譯爲順應天命做了皇帝,“宿昔之好”譯爲以往的好友,“嫌”譯爲疑忌。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子”“嫌”等詞語的落實,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後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非常人也”判斷句,使句意通順。建議翻譯時打草稿。

【參考譯文】

劉文靜,字肇仁,灑脫不拘,有才能謀略。大業末年,擔任晉陽令,與晉陽宮監(官職名)裴寂關係很好。裴寂晚上看見巡邏兵在城牆上傳遞烽火,嘆息道:“天下正亂,我將何處安身?”劉文靜笑着說:“像您說的,正是英雄豪傑所依仗的條件。我們二人怎能終身漂泊貧賤呢?”

高祖當時爲唐國公,鎮守太原,劉文靜看出他有大志向,加深和他的交往。又見過秦王后,(劉文靜)對裴寂說:“唐國公的兒子,不是平凡的人,心胸開闊且非常勇武,是漢高帝、魏太祖那樣的人啊!”裴寂並沒有認同(他的說法)。劉文靜不久因與李密有姻親關係獲罪下獄,秦王私下裏入獄探望他。文靜大喜,故意用言辭激他說:“死喪戰亂的形勢正嚴峻,不是商湯、周武王、漢高祖、光武帝那樣的人就不能平定。”秦王說:“你怎麼知道沒有那樣的人呢?現在來這裏看望你,並不是爲了兒女間的私情互相憐憫。世道將變,只是想同你商議大事,請試着同我談談天下大事。”劉文靜說:“皇帝南巡,*隊擁阻在河、洛一帶,盜賊像蜉蝣一樣集結在一起,數以萬計,必須有真命天子收編且任用他們。如果您確實能順應天意抓住機遇,那麼天下就不難平定。現在汾、晉一帶的躲避盜賊的人都在此,我一向瞭解其中的豪傑,一旦號召,十萬人的*隊是可以召集到的。加上您府上的幾萬士兵,命令一下,誰不願意追隨呢?擊鼓進關,以此來震懾天下,帝王大業就實現了。”秦王笑着說:“您的話正與我的心意相合。”於是暗地裏安排賓客。

唐國公開設大將*府,任命劉文靜爲司馬。劉文靜請求與突厥結盟,唐國公答應了。(唐國公)派劉文靜出使結交始畢可汗,始畢可汗說:“唐國公因何事起兵?”劉文靜說:“先帝廢黜嫡長子而把王位授予後主,所以天下大亂文言文閱讀* 劉文靜字肇仁,倜儻有器略。大業末,爲晉陽令,與晉陽宮監斐寂善閱讀*。唐國公是王室的近親,害怕他人毀掉王室,起兵廢黜不應該被立爲皇帝的人。希望與突厥共同平定京城,金*、美女都歸可汗所有。”始畢可汗非常高興,立即派兩千騎兵跟隨文靜回去,又獻上一千匹駿馬。唐國公高興地說:“沒有您哪裏能夠做到這件事呢?”

唐國公登上天子之位,提拔劉文靜爲納言。當時皇帝多次引導顯貴的大臣與自己同榻而坐,劉文靜進諫說:“現在天下人無不臣服,但召見羣臣,說話時還稱姓名。帝王之位尊貴,您屈尊與臣子同席而坐,這正是王導所說的太陽屈駕與世間萬物一起啊。”皇帝說:“我雖然順應天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麼可以忘記呢?您千萬不要有什麼疑忌。”

劉文靜自認爲才能超過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戰功,但裴寂卻只憑舊交的恩情官居自己之上,心中不服。每次議論政事,多反駁裴寂,於是生出嫌隙。

劉文靜的妾失去寵愛,告訴她哥哥向朝廷告發劉文靜反叛,劉文靜就被交付司法官吏審訊。皇帝派遣裴寂、蕭瑀審問情狀。皇帝殺了劉文靜,劉文靜享年五十二歲。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