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三)實用類文字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中文是*文化的長城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

習題庫 閱讀(2.44W)

問題詳情:

 (三)實用類文字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中文是*文化的長城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

 (三)實用類文字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中文是*文化的長城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爲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爲“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他兩度離鄉,因此釀成了一縷無法排解的鄉愁;他學貫中西,卻堅守中文——這一*文化的長城。“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他,就是*詩人、作家余光中。

“鄉愁詩人”難消鄉愁

記:您的一首《鄉愁》在大陸堪稱是膾炙人口,當年您寫這首詩的動機是什麼?

餘:當時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那個時候我離開大陸已經有20多年,看不出任何重回故鄉的跡象。這是一種看得到對岸,卻看不到邁向對岸的可能的鄉愁。這種感覺在我的心中醞釀了20年,所以寫這首詩只用了20分鐘,情緒就像水瓶乍裂,瓶中水一泄而出。

記:您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的四個領域裏都有所建樹,但是流行最廣的始終是這首《鄉愁》,不知道這對您是否是一種壓力?

餘:我一生光是詩就寫了1000多首,其中和鄉愁、親情、懷古有關的有一兩百首,可是你們看到的永遠是這首《鄉愁》。《鄉愁》能背的人極多,轉載與引述的頻率極高,因此有的媒體甚至評論家乾脆就叫我“鄉愁詩人”。這綽號給了我鮮明的面貌,也成了將我簡化的限制。

記:如今您經常在兩岸走動,這種濃郁的鄉愁消解了嗎?

餘:鄉愁的確是有家歸不得纔有的一種壓力,纔有一種苦悶需要傾訴.就地理而言,我不應再患鄉愁;但就文化而言,大陸之日新月異並不能完全解我童年的悵惘.比如說一個人如果去美國留學若干年再回到家鄉,回來會對故鄉的某些制度、風氣不適應了.所以“鄉愁”有一部分是時間造成的,還不完全是空間的轉移.每個人都回不到童年的故鄉,都有鄉愁.

記:現在通訊方式十分便利,不但有電話、手機還有MSN、QQ、電郵等。您覺得這種傳統文化下的思念之情還有容身之地嗎?

餘:傳播學家曾經說過,傳播方式會倒過來影響傳播內容。資訊的靈便有着其正面意義,但另一方面也讓你分心。儘管如今人與人之間可以保持高頻率的密切聯繫,但仍舊需要有一段*思考的時間。藝術家必須默默地體會世界、體會人生。

“遊子文化是一種向心力”

記:傳統的古訓說“父母在不遠游”,但您認爲年輕人不能畏懼外出應闖天下,這是否矛盾?

餘:遊子文化的核心在於孝道。在古代,父母在不遠游,父親去世要守墓三年。這是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不是靠土地來生活,孝道應該有新的變通方法,不等於簡單地守住雙親,而做父母的也希望子女能夠有所作爲。我常比喻,人好比一棵樹,除了根系要吸收水分,葉子也要向上伸展、承受陽光。枝葉離根越遠,這棵樹纔會越大。如果所有樹枝樹葉都守住根,那他永遠是一棵小樹。

記:您說過“遊子文化是一種向心力”.遊子是向外的,如何能夠產生向心的力量?

餘:現代年輕人常常離開故鄉去外面闖蕩,於是就會產生“懷鄉”、“思念”的情感,前者是一種地理上的懷念,後者是一種人倫親情上的靠近,這兩者構成了遊子文化的“縱橫座標”.

現代社會經過幾千年來的變遷,遊子文化也擴大了。“懷鄉”是對整個國家民族的懷念,“思念”是對整個民族歷史文化的懷念。一個民族如果沒有這樣的向心力,它的文化就難以持久。

記:在你看來,遊子文化在思鄉的痛苦之外,也是一種催人上進的力量?

餘:有的人一直待在故鄉,一生沒有經歷*、戰爭,這當然是一種幸運的人生.但有所作爲的人一定會嚮往地平線那頭的世界.如果認真地創作、認真地生活,他鄉會成爲“第二故鄉”,故鄉的含義擴大了.在歷史上,也的確有許多人在他鄉成名,開闢出一片新天地.無論是外國的拜倫、王爾德、梵高還是*的屈原、韓愈、蘇東坡都是去國離鄉後成就的事業.故鄉也會因爲產生了偉大的遊子而名揚天下.

“凡我在處,就是*”

記:您自稱是遊子作家,多年在海外,爲什麼卻一直用中文寫作?

餘:德國作家托馬斯·曼在二戰期間流亡美國時,有記者訪問他,“你流亡到美國,不覺得絕望嗎?您遠離故鄉這麼久.”托馬斯·曼說:“凡我在處就是德國”.因此,“凡我在處,就是*”,讀書人應該有這樣的自信.對於成爲遊子的作家,手中真正能夠把握的利器就是母語.每多寫一個字,從倉頡以來所有敏感的心靈都與我們同在,中文是我安身立命的精神原鄉.

記:您說過中文是*文化的載體。現在的中文中不斷有外來詞彙,還能夠傳承傳統文化嗎?

餘:我在演講中曾戲問聽衆何以我們只說“張三李四”而不說“張四李三”。其實這無關學問,“張三”是平平,“李四”是仄仄,所以對仗而鏗鏘,如此而已.不要以爲今人已經棄文言而不用了,其實平仄、對仗、簡潔、凝練等等仍然是我們母語的美學生態。

中文是真正的*文化之長城。中文一旦淪於粗糙、混亂,*文化必然式微。中華文化就是一個很大的圈,圓心無處不在,圓周無跡可尋,中文就是它的半徑,中文走得越遠,圓就越大。作家的責任就在於要保持、擴大文化的半徑。

記:您一直認爲漢字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但近年來有的學生花在英語上的時間甚至超過了自己的母語,有的習慣電腦打字,提筆就忘字.您覺得中文在下一代手裏還會如此美麗嗎?

餘:不僅僅是中文,世界各國的語文都面臨着這個困境,學英文的浪潮令我們忽視自己的母語.英文或者西方語言主要是拼音,漢字象形的成分比較多,譬如你寫個雨字,中間四點就好像有那個感覺;你看到笑字,好像有一個人的笑臉;哭好像有一個哭的臉.魯迅曾出過一個謎語:雙雁歸來細雨中,打一字.什麼字呢?就是“兩”,因爲雨裏面的四點變成雙雁,兩個“人”字,這種趣味是西方文字不能領略的.

*惕西化幼稚病

記:不少年輕人受外來文化侵襲,對於*傳統文化逐漸產生了隔膜,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餘:“五四運動”到現在已經多年,年輕人對西方文化接受到什麼程度將影響到對自身文化的認同,這是文化界值得關注的問題。正如我詩裏所寫的:“當你的女友已改名瑪麗,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薩蠻》?”中文的生態一旦被破壞,*的文化就會變質。

我與英文密不可分,但我不允許我的孩子叫媽媽爲“媽咪”.現在不少主持人老是在節目中“嗯哼”、“啊哈”;留學生不學西方人文主義精神,反倒一口洋腔洋調,年輕一代更熱衷於西方的節日,商業的*作推波助瀾.這些都是西化幼稚病的初期表現.文化生活跟着外國走,*的傳統精神就會越來越淡出.

記:如何讓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復活呢?

餘:其實,一個節日是否屬於自己的文化遺產,在於我們是否還認真地在過節,是否還在肯定甚至發揚其立節的精神,是否能重新載入或美化其慶祝儀式.活的傳統才真正屬於我們.如果我們能就端午這樣的傳統節日寫出動人的詩、小說或戲劇,或拍出一部轟動世界的電影,世界自然就知道這是*人的節日.

(摘自《解放日報》)

7. 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余光中一生著述頗多,在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的四個領域裏都有所建樹,《鄉愁》是他最具代表*,轉載與引述的頻率極高的作品。

B. 鄉愁是指遊子面對故鄉日新月異造成的一種壓力,遊子對故鄉的某些制度、風氣不適應而生髮出的迷惘,是漫長時間造成的,在這種意義之下,每個人都回不到童年的故鄉,都有鄉愁.

C. 資訊靈便的雙面意義意味着人與人之間可以保持高頻率的密切聯繫的同時,仍需要有一段*思考的時間。

D. 余光中認爲,在新的時代環境下,孝道不等於簡單地守住雙親,年輕人離開故鄉去外面的世界闖天下與孝道並不矛盾。

8. 下列對材料的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 懷鄉之情,是遊子心中一種地理上的對故鄉的懷念,甚至是對整個國家民族的懷念;思念的情感則是指一種人倫親情上的靠近,乃至對整個民族歷史文化的懷念.這兩者構成了遊子文化的“縱橫座標”。

B. 認真地創作、生活的遊子,去國離鄉取得成就會讓故鄉的含義擴大,並使故鄉名揚天下、更有地位。

C. 隨着時代的發展,雖然今人已經棄文言而不用了,但傳統文化中的平仄、對仗、簡潔、凝練等仍然是我們母語的美學生態。

D. 孩子叫媽媽爲“媽咪”、主持人口中不斷冒出“嗯哼”、“啊哈”、留學生一口洋腔洋調,年輕一代熱衷過西方的節日……這些都是西化幼稚病的表現。

E. 如果我們能就端午這樣的傳統節日寫出動人的詩、小說或戲劇,或拍出一部轟動世界的電影,就能讓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復活。

9. 根據上述材料,概括說明中文是*文化的長城的原因。

【回答】

7. B    試題分析:題幹是“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對文中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仔細閱讀材料,比對備選*,文章的內容與備選*的內容有出入的一項就是該題的*。B項,片面理解。根據“鄉愁”有一部分是時間造成的,還不完全是空間的轉移可知,鄉愁的產生是空間和時間雙重作用的結果。

8. CE   

9. ①中文是*文化的載體,中文是遊子作家安身立命的精神原鄉。②中文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其中包含的趣味是西方文字不可能領略的。中文一旦淪於粗糙、混亂,*文化必然式微。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