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4—15題。寒食*州滿塘驛①(唐)宋之問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

習題庫 閱讀(3.26W)

問題詳情: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4—15題。寒食*州滿塘驛①(唐)宋之問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4—15題。

寒食*州滿塘驛①

(唐)宋之問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遙憐鞏②樹花應滿,復見吳州③草新綠。

吳州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

驛騎明朝發何處,猿聲今夜斷吾腸。

【注】①滿塘驛:*州的一個小驛站,是宋之問被貶欽州過*州時停駐的地方。②鞏,即鞏縣,在洛水西岸,是洛陽的東大門,世稱“東都鎖鑰”。③*州古屬吳地,故詩中稱*州爲吳州。

14.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首聯寒食節爲清明節後一日,在這一天需禁菸火,只吃冷食。

B.首聯雖隻字未提遭貶之事,但透過“洛橋邊”與“廬山曲”的對照,失意之態清晰可見。

C.頷聯作者觸景生情,眼見京洛之地此時已然滿樹繁花,作者不禁,心生憐愛。

D.頸聯先重複“吳州春草”以承上啓下,引出思歸之情,直抒胸臆,感情深沉痛楚。

E. 本詩前四句以樂景襯哀情,感慨今日的滄桑,語言平淡樸實,流露出遭貶南行的惆悵。

15.這首詩的尾聯跟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雲間,千里*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以及酈道元《三峽》結尾一段,都寫到猿聲,但所起的作用不同,請分別簡要分析。(6分)

【回答】

14. B D(A寒食節爲清明前一天。C頷聯中,“應”字有推測之意,詩人身爲逐臣,此時身在*州,回望京洛,想象京洛之地花開繁茂,“觸景生情”表述錯誤。E語言清麗自然)

15.① 本詩中的“猿聲”,營造了淒涼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思歸懷鄉以及遭貶南行的哀傷之情。②由於作者身在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兩岸“猿聲”似乎在叫個不停,表現了李白遇赦後的喜悅心情。③酈道元《三峽》中所寫的“猿聲”,非常淒涼怪異,在空谷中久久迴盪,使作者聯想到三峽漁者所歌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襯托了三峽秋天悲涼的氣氛。(各2分,意對即可。關於酈道元《三峽》中的猿聲,只答表達了作者的哀傷情緒的,不得分。“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是三峽漁者借猿啼表達傷感情緒,而文末引用它的目的是襯托三峽秋天的悲涼。前文的“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是表現三峽秋天的悲涼氣氛。)

【詩歌賞析】

公元710年(景雲元年)年,唐睿宗即位,將宋之問等曾依附張易之、武三思的人都貶謫發配偏地。此詩就是宋之問前往欽州貶所途經*州(今*西省九*市)所作。滿塘驛,是*州的一個小驛站名。

這是一首古詩,前四句運用反襯、對比手法,撫今追昔,感慨今日的滄桑,流露出詩人遭貶南行的惆悵落寞情懷。“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農曆三月三日爲上巳節,這一天按古風要去水邊祓除修禊,驅除鬼魅,同時也是文人聚會吟詠的日子。去年那一日,詩人還在洛水邊參予修禊盛事,與同朝文士飲酒賦詩,享盡榮華,而今卻已是遭貶謫之人,獨自在廬山腳下度過此清明寒食節。“去年”,“今年”,對比鮮明。一年之隔,詩人處境大不相同,詩中雖隻字未提遭貶之事,但透過地名“洛橋邊”與“廬山曲”的對照,失意之態清晰可見。寒食節正是百草千花的大好時節,眼前又有景*秀麗的廬山,詩人毫無欣賞興致,反念於“去年”上巳洛橋邊修禊事,對京華遊樂的追憶和嚮往,也透露出詩人此時內心的孤獨悽切,三四句是想象中的京華與眼前的現實相對照。第三句上承首句而發,鞏縣在洛水西岸,爲洛陽近畿之地,詩人由“去年”的洛橋修禊,聯想到“今年”繁華的京洛風物,“去年”底離開洛陽時,還是隆冬時節,此時已是春歸大地了,洛陽城內,應是滿城飛花、春意盎然了。“遙憐”二字,寫詩人身爲逐臣,不忍離京卻無奈被逐出京,此時身在*州,回望京洛,只能遙遙寄情於花樹了。*州古屬吳地,故詩中稱*中小洲爲吳洲,詩人身在*州,回望京華,遙憐洛陽草木花樹,但眼中所見,唯*中小洲,一片新綠而已。後四句感物思歸而不得,抒發斷腸之悲。先重複“吳洲春草”以承上啓下,詩人有感於眼前春光,歸思更切,“感物思歸懷故鄉”是詩中的情感主線,“故鄉”,即指洛陽,宋之問雖不是洛陽人,但他長期在此生活,感情深厚;同時相對於他即將要去的南方而言,整個北方、整個中原都是他的故鄉。結句“驛騎明朝發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自我設問,感情痛切哀婉,身爲逐臣,想返回京洛是不可能的,明朝騎馬上路,只能依然南行,因此夜聞清猿悲啼,更添腸斷之痛。

此詩前四句側重於“感物”,着力渲染滿眼春光,逗起今昔之思,以洛水修禊與廬山寒食的對比;後四句側重於“思歸”,直抒滿腹鄉愁。字裏行間流露出對遭貶南行的哀傷,情思深婉含蓄,語言清麗自然,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簡介:

宋之問

(656 —712)唐代詩人。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縣)人,父名令文,高宗時爲左驍郎將,東臺詳正學士,善文辭,工書法,膂力過人,時稱“三絕”。宋之問受其父影響,亦善詩文,與“善剖決”的韋善心並稱戶部“二妙”,與沈佺期齊名,並稱“沈宋”。上元進士,初與楊炯分直內教,歷任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等職,常扈從遊宴,寫過不少應制詩。宋之問在創作實踐中使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並創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