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我們都是孤獨的行路人》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1.95W)
周國平以精神、教育、人生價值爲話題,以獨特的哲學角度表述並展開什麼是愛、什麼是智慧,突出了人獲得快樂的源泉是豐富的內心世界: 一個人唯有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靈魂去追求,在對世界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態度上自己做主,纔是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同時,如果他有豐富的內心世界,便在自己身上有了人生快樂的最大源泉。心智生活還能使人獲得一種內在的自信和寧靜,彷彿有了另一個更高的自我,能與自己的外在遭遇保持一個距離,不完全受其支配,並能與外部世界建立恰當的關係,不會沉淪其中,也...(更多)

經典語錄

世間萬物,生生不息,變易無常。世間萬象,林林總總,形態各異。

《我們都是孤獨的行路人》經典語錄

關於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家泰勒斯,有一則廣爲流傳的故事。有一回,他走在路上,擡頭仰望天上的星象,如此入迷,竟然不小心掉進了路旁的一口井裏。這情景被一個姑娘看見了,便嘲笑他只顧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姑娘的嘲笑也許不無道理,不過,泰勒斯一定會回答她說,在無限的宇宙中,人類的活動範圍是如此狹小,忙於地上的瑣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種更可笑的無知。

讀好書,讀“無用的書”。人類的精神寶庫屬於每一個人,向每一個人敞開着,你不走進去享受裏面的珍寶,就等於你把自己的權利放棄了,那是何等可惜。

也許有人會說,即使天真的必將毀滅,那日子離杞人以及迄今爲止的人類還無限遙遠,所以憂天仍然是可笑而愚蠢的。說這話的意思是清楚的,就是人應當務實,更多地關心眼前的事情。人生不滿百,億萬年後天塌不塌下來,人類毀不毀滅,與你何干?但是,用務實的眼光看,天下就沒有不可笑不愚蠢的哲學了,因爲哲學本來就是務虛,而之所以要務虛,則是因爲人有一顆靈魂,使他在務實之外還要玄思,在關心眼前的事情之外還要追問所謂終極的存在。當然,起碼的務實還是要有的,即使哲學家也不能不食人間煙火,所以,杞人因爲憂天而"廢寢食"倒是大可不必。

他們那位憂天的祖先哪裏是什麼庸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位哲學家。試想,當所有的人都在心安理得地過日子的時候,他卻把眼光超出了身邊的日常生活,投向了天上,思考起了宇宙生滅的道理。誠然,按照常識,天是不會毀滅的。然而,常識就一定是真理麼?哲學豈不就是要突破常識的範圍,去探究常人所不敢想、未嘗想的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嗎?我們甚至可以說,哲學就是從憂天開始的。在古希臘,憂天的杞人倒是不乏知己。亞里士多德告訴我們,赫拉克利特和恩培多克勒都認爲天是會毀滅的。古希臘另一個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則根據隕石現象斷言,天由石頭構成,劇烈的旋轉運動使這些石頭聚在了一起,一旦運動停止,天就會塌下來。不管具體的解釋多麼牽強,關於天必將毀滅的推測卻是得到了現代宇宙學理論的支援的

河南有個杞縣,兩千多年前出了一個憂天者,以此而聞名*。杞縣人的這位祖先,不好好地過他的太平日子,偏要胡思亂想,竟然擔憂天會塌下來,令他渺小的身軀無處寄存,爲此而睡不着覺,吃不進飯。他的舉止被當時某個秀才記錄了下來,秀才熟讀教科書,一眼便看出憂天違背常識,所以筆調不免帶着嘲笑和優越感。靠秀才的記錄,這個杞人從此作爲庸人自擾的典型貽笑千古。聽說直到今天,杞縣人仍爲自己有過這樣一個可笑的祖先而感到羞恥,彷彿那是一個笑柄,但凡有人提起,便覺幾分尷尬。還聽說曾有當權者銳意革新,把"杞人憂天"的成語改成了"杞人勝天",號召縣民們用與天奮鬥的實際行動洗雪老祖宗留下的憂天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