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被背叛的遺囑》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1.49W)
《被背叛的遺囑》經典語錄

米蘭・昆德拉(1929―)

・小說家,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自1975年起,一直在法國定居。

・長篇小說《玩笑》、《生活在別處》、《告別圓舞曲》、《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說集《好笑的愛》,原作以捷克文寫成。

・最近出版的長篇小說《慢》、《身份》和《無知》,還有隨筆集《小說的藝術》和《被背叛的遺囑》,原作以法文寫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戲劇代表作。

父親爲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於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爲身處小國,“要麼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麼成爲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的人”。

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薰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並從事過電影教學。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曾在藝術領域裏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

50年代初,他作爲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馨。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爲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

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爲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爲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昆德拉善於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


經典語錄

生活,就是一種永恆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堅定存在。

人是在霧中前行的人。但是當他向後望去,判斷過去的人們的時候,他看不見道路上任何霧。他的現在,曾是那些人的未來,他們的道路在他看來完全明朗,它的全部範圍清晰可見。朝後看,人看見道路,看見人們向前行走,看見他們的錯誤,但是霧已不在那裏。

懷孕的高郎古傑夫人吃多了牛腸竟然脫了肛,下人們不得不給她灌收斂*,結果卻害得她胎膜被撐破,胎兒高康大滑入靜脈,又順着脈管往上走,從他母親的耳朵裏生出來。 我成爲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個*雲密佈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歲。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牆後面,窺視着那條小巷,旁邊是結*的小溪。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爲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在過去二十六年裏,自己始終在窺視着那荒蕪的小徑。

生活,是持續不斷的沉重努力,爲的是不在自己眼裏失落自己,永遠堅實地存在於自己,在自己的STASIS中。只消走出自己瞬間一刻,人就觸及死亡的領域。

什麼是一個個人?他的認同在什麼地方?所有的小說都在給這些問題尋找一個*。到底透過什麼,一個自我給自己下定義呢?透過一個人物所做的事,透過他的行動?但是行動避開了它的主動者,幾乎總是返回來與其對立。那麼透過他的內心生活,他的思想,他的被隱藏的感情?但是一個人是否有能力自己理解自己?他的被隱藏的思想是否可以作爲他的認同的鑰匙?或者人是由他的看世界的眼光,他的想法,他的世界觀所確定?

我們所有人,有信仰者或無信仰者,褻瀆神聖者或忠誠信奉者,我們屬於同一個植根於基督教的過去中的文化,沒有這一過去,我們只是沒有實質的*影,沒有詞彙的、愛爭辯的人和精神上沒有祖國的人。

What is a conviction? It is a thought that has come to a stop, that has congealed, and "the man of conviction" is a man restricted. 什麼是信仰?它是一種已經停滯和凝固的思想。有信仰的人是受到限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