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生活與命運》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1W)
《生活與命運》經典語錄

★樑文道“最想爲讀者推薦的一本書”。《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衛報》《世界報》等全球媒體鼎力推薦,歐美書界譽爲“當代的《戰爭與和平》”,“20世紀最偉大的俄語小說”。人失去自由,究竟意味着什麼? ★

1960年,瓦西里•格羅斯曼(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1905—1964)完成長篇歷史小說《生活與命運》。蘇聯當局負責意識形態的執鞭蘇斯洛夫稱此書“比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更加危險”,要“過二三百年纔可能出版”。1980年,該書在被封鎖二十年後歷經坎坷首度出版,引起巨大轟動。

關於斯大林蘇聯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沒有比《生活與命運》更爲全面的描寫:它是一整個時代的畫像和心靈史,極權體制下複雜多面生活的一部百科全書,20世紀最黑暗的一段歷史的深刻反思。

一如《戰爭與和平》,《生活與命運》圍繞一個家族在時代變遷中的故事展開。格羅斯曼以托爾斯泰式的宏大視角和寫實筆法,講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經歷,並透過家族成員各自的遭際串起上百位出場人物與一系列交叉延伸的歷史事件。歷史的創痛、現實的積弊,極權與戰爭雙重碾壓之下人*的艱難處境,都以栩栩如生的深刻細節納入其中。

格羅斯曼是世界上用文字記錄猶太滅絕營慘況的第一人,也是“二戰後首位起而反抗蘇聯極權的作家”,其獨一無二的經歷和人道主義勇氣,使本書具有足以令強權膽寒的震撼力。書中對戰爭真情實況的描寫,對納粹滅絕營、蘇聯古拉格的哀歌與沉思,對人生、*和歷史命運的哲思與探討,對人*的極端邪惡與細微的善良之間鬥爭的刻畫……至今讀來依然具有深刻的感染力。

格羅斯曼女兒葉卡捷琳娜•科羅特卡娃唯一授權中文版。著名俄蘇文學翻譯家力岡經典譯本,譯者序言首次完整發布。獨家收入羅伯特•錢德勒長文導讀《爲長眠者發聲》。

知名媒體人樑文道作序力薦:“這大概是我做讀書節目,從廣播電臺到電視,到現在做視頻十來年來,最想最想給我的觀衆們介紹的一本書。”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耳語者》作者奧蘭多•費吉斯傾情推薦:“《生活與命運》比我知道的任何一本書更能讓讀者瞭解二戰時期的蘇聯。但最重要的是,它迫使我們思考極權主義的本質(無論它在何地出現),以及人*善與惡之間更大的鬥爭。”


經典語錄

索菲亞 奧西波芙娜甚至感到奇怪:走倒退的路,從人回到骯髒、可憐、失去名字和自由的牲口,只需要幾天工夫:而從動物到人的路,卻走了幾百萬年。

爲了爭取、保衛和擴大這一權利,人們必須聯合起來。而這卻產生了可怕的、很難打破的偏見:這種以民族、上帝、黨、國家爲名義的聯合,說這是人生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不對,不對,不對!爲了人,爲了人的微不足道的特*,爲了使人擁有這些特*的權利——纔是人在爲生活而鬥爭中唯一、真正和永久的目的。

人與人是否聯合,這種聯合是否有意義,決定於是否能達到唯一的主要目的,這主要目的就是:爲人們爭取權利,做各自不同的人、各有特*的人,各人有各人*的感情,都能*地思考,*地生活在世界上。

歷來爭論着一個問題:人是不是爲星期六活着?*就在這裏面的什麼地方。想着靴子,想着被扔掉的小*,想着偏僻小村子裏的房子,痛恨奪取心頭所愛的同志,這些思想多麼渺小阿。可是,人生的實質就在這裏面。

我總是孤身一人。在失眠的夜晚我常常難過得哭起來。可是這一點誰也不知道。一想到我還能對你說說我的一生,就感到快慰。我要說說,爲什麼我和你爸爸離婚,爲什麼很多年來我一個人生活。……但是等不到跟你好好說一說,就要孤單單地了結此生了,這是我的命運。有時我覺得,我不應該離你這樣遠,我太愛你了,我以爲,我這樣愛你,就應該跟你在一起安享晚年。有時我又覺得,我不應該跟你生活在一起,我太愛你了。

在青年時代,朋友之間志同道合、親密無間、相互理解。敵人的任何思想和觀點都是格格不入、難以接受的。現在,他突然發覺敵人的思想觀點有彌足珍貴之處,他幾十年前就有此共鳴,而敵人的觀點有時以一種無法理解的方式出現在朋友們的思想和言論中。“這大概是因爲我在世上生活得太久了。”莫斯托夫斯科伊心想。

黎明漸漸近了。夜霧在伏爾加河上飄蕩,似乎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有沉沒在霧中。忽然躍出一輪紅日,好像又迸發出希望。藍天倒映在水中,*鬱的秋水呼吸起來,太陽也好像在浪花上雀躍。岸坡上夜裏落了厚厚的一層白霜,紅*的楓樹在白霜裏顯得分外悅目。晨風吹來,霧氣消散,世界變得像玻璃一般明鏡剔透。不論是明亮的朝陽還是藍天碧水,都沒有一絲暖意。大地是遼闊的,大地上的森林看去也是無邊無際的,其實既能看到森林的頭,又能看到森林的尾,可大地是無窮無盡的。像大地一樣遼闊、一樣長久的,是痛苦。

小孩子的動作常常使她心中充滿憐惜之情。她對這孩子的感情極其單純,不用說話,也不需要用眼睛看。這個垂死的孩子在呼吸着,但是他吸進的空氣不是延長他的生命,而是毀滅他的生命。他的頭轉來轉去,他還想看看。他看到倒在地上的人,他看到張開的沒有牙的嘴,看到張開的露出白牙和金牙的嘴,看到從鼻孔裏流出來的一道道鮮血。他看到隔着玻璃朝毒氣室裏看着的好奇的眼睛。羅捷那觀望的眼睛有一小會兒和達維德的眼睛碰到一起。他還要說話,他還想問問索菲亞阿姨,那雙眼睛爲什麼像狼的眼睛。他還要想一想。

但在林中的嚴寒中,比在陽光普照的平原上更能強烈地感受到春意。這林中的靜寂,顯得比秋天的寂靜更悲涼。在它無言的沉默之中,聽得見對死者的哀號和生活的猛烈的喜悅。

時代就是這樣,一切都在消失,它本身卻留了下來。有時一切都留了下來,只有時代在消失。時代離去時腳步多輕啊,悄無聲息。昨天你還滿懷信心,高高興興,強壯有力,還是時代的寵兒;然而,今天另一個時代來臨了,你還被矇在鼓裏呢。

兩個人不可能一模一樣,兩叢薔薇也不可能一模一樣。如果強行消除生命的**和各自的特點,生命就會消失。

我看到,一個人越是樂觀,器量越小,越是自私。一個人越是悲傷,越不指望活下去,就越是大方、善良,心腸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