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考古的故事》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3.05W)

經典語錄

約翰松和他的同事帶着找到的骨頭碎片回到營地的第一晚,舉行的慶祝晚會上一遍又一遍地播放披頭士樂隊的歌曲《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就在那天晚上,他們開始稱那具骨架爲露西。今天她仍然叫露西。

《考古的故事》經典語錄

在系列科教電視片《新星》(Nova )的一集中,巴斯描述了潛水考古隊員的工作。他說,一到海底就要脫去腳上套的蹼,以防在海底走動或遊動時不小心攪到埋在沙下的文物,接下來要用從海面垂下來的真空管吸走浮沙,然後才能開始細緻的挖掘工作。潛水員需要不斷用手捧起沙子,小心地放到一邊,因爲如果用手來回掃會攪起沉沙,遮擋視線。他們需要把沉船和在船內發現的每一件東西的位置一絲不苟地記錄下來,最後的現場圖要精確到毫米,和陸上考古的現場圖一樣。在陸上做到這一點已經非常困難,想象一下喝了兩杯馬提尼酒後在四五十米深的水下這樣做該有多難!

遠處的火山正在爆發,火山灰自天而降,可能還混雜着雨水。天空應該是*暗的,火山爆發的濃煙遮蔽了陽光,甚至可能伸手不見五指,像幾百萬年後小普林尼敘述的維蘇威火山爆發時的那種情形。野獸們四散奔逃,也許對那3 個矮人看都不看一眼,但他們似乎並不着急。腳印顯示他們是在走,不是在跑,儘管那天的情形對他們來說一定不同尋常。

從地質學借來的地層概念是幾十年前由威廉·馬修·弗林德斯·皮特里(William Matthew Flinders Petrie)和弗雷德裏克·瓊斯·布利斯(Frederick Jones Bliss)引進近東考古學的,當時他們二人正在挖掘耶利哥西面的一個叫作“泰勒黑斯”(或“赫西廢丘”,Tell el-Hesi)的古代遺址。他們正確地指出,年代較久遠的遺存總是比年代較近的遺存埋得深,特別是在被稱爲“泰勒”的人造土丘中。這樣的土丘遍佈中東各地,包括耶利哥。他們也注意到了凱尼恩後來在耶利哥發現的情況,即古遺址的地層可能極爲複雜。

這具骨架的主人被起名爲露西,她死於320 萬年前,死時大約20 歲。研究確定她是阿法南方古猿。據信她的身高在1 米到1.2 米之間,體重最多30 千克。……露西是截至那時所找到的最完整的人族骨架。

1984年夏,烏魯布倫沉船的發掘工作在巴斯的領導下真正鋪開。次年,即1985年,他把領導權交給了傑馬爾·普拉克。從那時起到1994年,每年夏天都有一支由*考古人員和熱切的研究生組成的考古隊前來發掘。他們每天都潛入沉船,但每次只能在海底逗留約20分鐘。對潛水者來說,水壓是一大安全隱患,從那麼深的海底一點點浮上來逐漸減壓需要很長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爲消磨時間,想出了讀小說的辦法:一旦離水面足夠近,光線可以讓人看清書上的字,他們就開始閱讀拴在繩子上的小說。那10年間,發掘烏魯布倫沉船一共耗時6 600多個小時,共潛水2.2萬多人次。

那個時期,耶利哥的居民會把死去的家人埋葬在住房下面。凱尼恩發現了近300個這樣的埋葬所,但尤爲奇怪的是,在那個時期的後半段,也就是爲時約1 000年、結束於公元前6000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前陶時期B階段,耶利哥人對死者顱骨進行過一些處理。 在那段時期,耶利哥和近東其他十幾個地方的居民在人死後會把死者的頭顱拿掉,應該是等屍體腐爛得差不多的時候拿掉的,不是硬砍掉的。他們把下頜骨去掉,然後給頭骨糊上一層泥,這是爲了重現面部的皮肉。他們還在眼眶裏放上貝殼,更準確地說是寶螺殼,看起來活像真的眼睛。經過這樣處理的頭骨經常擺在家中的起居室這類顯眼的地方。

哥貝克力石陣顯然是考古學家研究的最有意思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它可能使我們得窺史上最早的宗教儀式,並肯定能使我們對人類剛開始定居、馴化動植物的那段歷史有所瞭解。在這兩個方面,哥貝克力的重要*和位於現代土耳其的加泰土丘以及坐落在死海附近的約旦河西岸地區的耶利哥(Jericho)不相上下。

大約360萬年前,附近的一座火山剛剛爆發,3個人族個體在新降下的火山灰上走過,留下了那些著名的腳印。通常認爲那3 個人族個體屬於“阿法南方古猿”。兩行並排的腳印似乎表明二人在同行,但第三行腳印也許和那兩行沒有關係。從腳印的大小來看,那3個人族個體的身高都不到1.5 米。我們只能想象那3個人族個體走過那個地方時是怎樣的情形。

馬里納託斯從1967年開始領導阿克羅蒂裏的挖掘工作,直到1974年死在挖掘現場。關於他死因的官方結論是,他突發大面積腦出血,從踏板上摔到了溝裏。他被葬在了挖掘現場,但正如考古時經常發生的那樣,我聽說試了好幾次才終於挖成一個合適的墓坑,因爲挖來挖去總是發現土中有古物的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