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20.閲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鵲橋仙  夜聞杜鵑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

習題庫 閲讀(2.49W)

問題詳情:

20.閲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鵲橋仙  夜聞杜鵑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

20.閲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鵲橋仙   夜聞杜鵑

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1)這首詞寫“夜聞杜鵑”及所感,分析開篇“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風雨”的作用。(3分)

(2)詞中“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兩句,運用了哪種藝術技巧?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3)清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推崇這是一首“借物寓言”的佳作。請結合詩歌作具體分析。(3分)

【回答】

(1)描寫客居環境的蕭條(荒寂、清冷亦可),渲染出一種荒寂、冷清、愁苦的環境氣氛,(1分)奠定了全詞悲涼的感情基調,(1分)為後面寫“啼杜宇”作鋪墊。(1分)

(2)反襯。(1分)以林鶯、巢燕的無聲反襯杜鵑在月夜的悲啼,(1分)以無聲襯有聲。突出了杜鵑啼鳴的悲涼,(1分)為下片抒情作鋪墊。(1分)

(3)這首詩由夜聞杜鵑的啼鳴起興(1分),引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1分),抒發了歲月蹉跎、壯志未酬的感慨。(1分)

【解析】

(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詩歌中某一句的作用,解答時首先要了解句子的意思,在分析作用。“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風雨。”“茅檐”、“蓬窗”指其簡陋的寓所。當然,陸游住所未必如此,這樣寫無非是形容客居的蕭條,讀者不必拘執。在這樣的寓所裏,“晻晻黃昏後,寂寂人定初”,坐在昏黃的燈下,他該是多麼寂寥同時作者想象出“連*風雨”、“蕭蕭暗雨打窗聲”。其愁緒便躍然紙上。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鑑賞詩歌的表現手法。在理解詩句內容的基礎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後結合詩句分析為什麼是這個手法,最後寫出這種手法的作用和效果。“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這時他聽到了鵑啼,但又不直接寫,而是先反襯一筆:鶯燕無聲使得鵑啼顯得分外清晰、刺耳;鶯燕在早春顯得特別活躍,一到晚春便“燕懶鶯殘”、悄然無聲了,對這“無聲”的怨悱,就是對“有聲”的厭煩。“總”字傳達出了那種怨責、無奈的情味。接着再泛寫一筆:“但月夜、常啼杜宇。”“月夜”自然不是這個風雨之夜,月夜的鵑啼是很悽楚的——“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難》)——何況是此時此境呢!“常啼”顯出這刺激不是一天兩天,這樣寫是為了加強此夜聞鵑的感受。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3)試題分析:清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推崇它是一篇“借物寓言”的佳作。上片,以聞杜鵑起興。杜鵑,又名杜宇,相傳為古代蜀帝杜宇的靈魂所化,常在夜間啼鳴,啼聲淒厲,能觸發旅客思鄉之情。詞作又用“林鶯巢燕”加以襯托:夜闌人靜,林中的黃鶯,巢裏的燕子都不飛鳴了,只有杜鵑鳥還在悲鳴。從而,更突出了杜鵑啼鳴的悲涼,和因之勾起的作者的思念鄉土之情。

下片進一步寫作者聽到杜鵑夜啼的內心感受。“清淚”、“孤夢”之人,隻身客地,被杜鵑的夜啼驚醒,不勝悽感。“又揀深枝飛去”繪聲繪影,突出了“人靜”、“無聲”的氛圍,山林的幽邃深遠,更加襯映出作者隻身旅居他鄉的孤寂。“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進一步點明自己的處境,足見寄慨遙深:壯志未酬、抱負未展,即使身在故鄉,聽了杜鵑這悲切的啼聲,精神上也禁受不住,何況身世蒼茫,半生羈旅他鄉,怎能不感慨萬千、愁悶無窮呢?整篇突出了悲、愁、志,一層深入一層,格調哀怨悽婉,含蓄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考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