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11分)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綿延了300多年,保留了大量的國有小農,但...

習題庫 閱讀(8.67K)

問題詳情:

(11分)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綿延了300多年,保留了大量的國有小農,但...

(11分)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綿延了 300 多年,保留了大量的國有小農,但這一制度到唐中葉已經崩潰。宋代不立田制,國家不再幹涉土地財產關係的變化,結果是租佃關係盛行,成爲主導的土地經營形式。宋代佃戶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額租。分成租隨整個產量的多少而波動,所以地主還對土地的經營加以干預。而定額租則佃農可完全自主經營……有人估計,宋代的畝產量比唐代要提高1.5 倍。

——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魚鱗圖冊始行於洪武二十年。量度田畝方圓,次以字號、悉書主名,及田之丈尺,編類爲冊,狀如魚鱗,號曰“魚鱗圖冊”。 先是,詔天下編黃冊,以戶爲主,詳具舊管、新收、開除、實在之數爲四柱式。而魚鱗圖冊以土田爲主,諸原阪、墳衍、下溼、沃瘠、沙滷之別畢具。魚鱗冊爲經,土田之訟質焉。黃冊爲緯,賦役之法定焉。

——錢穆《國史大綱》

材料三  據史載:“ ( 明末清初)吾邑地產木棉,行於浙西諸郡,紡績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間賦稅,公私之費,亦賴以濟。” “嫗晨抱紗入市,易木棉以歸,明旦復抱紗以出,無頃刻間,織者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穫,輸官償外,未卒歲,室廬已空矣。其衣食全恃此。” 故一旦商販阻塞,棉花和棉布滯銷,農民經濟的運轉就會出現危機。

——鄭學檬《簡明*經濟通史》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北魏到宋朝農民身份的變化及其主要原因。(5分)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明代黃冊、魚鱗圖冊的歷史作用;並根據材料三概括明清時期農業經濟的主要特徵。(6分)

【回答】

(11分)

(1)變化:由國有小農轉變爲自由佃農。(2 分)

主要原因:生產規模化,生產資料迅速集中;商品經濟發展,土地買賣頻繁;國家政策變化,均田制崩潰,宋不抑兼併等。(3分)。

(2)作用:一定程度上明確土地所有權,保護農民利益,抑制土地兼併;賦役徵收具備確實根據,保**的稅收。(4 分)

特徵:生產區域化和*化;產品商品化。(2分)

知識點:古代*的經濟 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