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文後小題。入若耶溪【南朝梁】王藉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霞生遠岫,陽景逐迴流。蟬噪林逾...

習題庫 閱讀(2.3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文後小題。入若耶溪【南朝梁】王藉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霞生遠岫,陽景逐迴流。蟬噪林逾...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文後小題。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藉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霞生遠岫, 陽景逐迴流。

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 長年悲倦遊。

入若耶溪

【唐】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裏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餘景。

18.兩首詩的第三聯都用了什麼表現手法?結合崔顥詩的第三聯作簡要分析。

19.兩首詩都寫了泛舟若耶溪,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

【回答】

18.以動襯靜(或 “動靜結合”、“反襯”);溪岸山岩中發出的各種聲音在幽谷中傳來清晰的回聲;在清溪裏說話的聲音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靜,環境越發顯得寂靜清幽。

19.(1)相同:兩首詩都表達了對若耶溪清幽環境的喜愛之情。(2)不同:王藉詩:詩人由景生情,面對林泉美景,不禁厭倦宦遊,產生歸隱之意。崔顥詩:詩人留戀這清靜幽美的環境,與大自然契合無間,表達了愉悅、平靜、無拘無束的心情。

【解析】

18.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表現手法。由題幹可知“兩首詩的第三聯都用了什麼表現手法”,選取最突出的、最明顯的手法分析。立足第三聯,找出共同的表現手法,然後結合詩句分析。以動襯靜;溪岸山岩中發出的各種聲音在幽谷中傳來清晰的回聲;在清溪裏說話的聲音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靜,環境越發顯得寂靜清幽。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規範答題:第一步,指出運用了哪種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樣運用了這種手法。第三步,簡析這種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達意中作用。特別提示:答題時要區分“一”“些”“主要”等關鍵詞。如問“運用了哪一種藝術手法”,只答一種即可。如問“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至少兩種以上。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覆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爲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託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爲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託物言志等。如本題以動襯靜;溪岸山岩中發出的各種聲音在幽谷中傳來清晰的回聲;在清溪裏說話的聲音打破了深山溪谷的寂靜,環境越發顯得寂靜清幽。答題時要注意每條中手法和分析。

19.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分析詩歌的情感的題目,是詩歌的必考的題目之一。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歌的標題、註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此題分別考查作者的情感的異同,分析的時候分別分析,然後找出異同。相同:兩首詩都表達了對若耶溪清幽環境的喜愛之情。不同:王藉詩:詩人由景生情,面對林泉美景,不禁厭倦宦遊,產生歸隱之意。崔顥詩:詩人留戀這清靜幽美的環境,與大自然契合無間,表達了愉悅、平靜、無拘無束的心情。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覈的難度並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註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無限接近,還要注意一般詩歌的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答題時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如本題兩首詩的不同點:王藉詩“長年悲倦遊”,詩人由景生情,面對林泉美景,不禁厭倦宦遊,產生歸隱之意。崔顥詩“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餘景”, 詩人留戀這清靜幽美的環境,與大自然契合無間,表達了愉悅、平靜、無拘無束的心情。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