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古代人名中的“之”孟昭連   唐...

習題庫 閱讀(1.05W)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古代人名中的“之”孟昭連   唐...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古代人名中的“之”

孟昭連

    唐代詩人主之渙在當時就非常出名,房人薛用勒在(集異記)中把王之渙寫成"王渙之”,也有人把王之渙寫成“王渙"。到底這位詩人的名字中有無“之”字,是“之渙”還是 "渙之”,頗引得文學研究者爭論不休。

    事實上,早在先秦時代,人名中就多有帶“之”"施”之類語辭者。如春秋有名曰“介之推”者,(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音候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其他如《論語》將“孟反”寫成“孟之反”,(孟子》將“ 孟舍”寫成“孟施捨”。

     那麼,古代人名中的“之”字何以有加有不加,這個“之"字究競起什麼作用?

    其實古人早有解釋。如漢起岐注《孟子》雲:“孟,姓;舍,名;施,發音也。施捨自言其名,則但曰舍。”晉人杜預注《左傳》雲:“介推,文公微臣。之,語助。”這裏說的“語助”“發音”都是指“意內而玄外”(許慎語)之“對”,它是隻在書面語出現而口語中並不存在的 “非口語成分”。也就是說,口語中爲人名,是沒有“之”的,帶“之”的只是書面語寫法。

     在書面語閱讀時,這個“之”字可以讀出來,此之謂“發音”,又稱“發聲”。至於“之” 於書面語有加有不加,主要根據作者行文的需要而定。南齊著名文學家顏延之,在蕭子顯 的《南齊書•文學傳論》中兩次只稱“農延”。鍾嶸(詩品)序亦如是:“顏延論文,精而難曉。”這幾處只寫"顏延”而略“之”字,就是爲了前後對仗的需要。

    “之”字除了可加可不加,也可顛倒位置。如《顏氏家訓》的作者顏之推,亦作顏推之,其實他的名字在口語中只“顏推”二字而已。王獻之口語中稱王獻,書面語中也稱“王之獻"。唐《張節基志》中有“王之獻之竹,列在池亭;肉淵明之柳,蒔於門往之語,前一句是引義之、獻之合書“鵝池”的典故。此處“獻之”倒爲“之獻”,也是修辭的需要,以避“之之”連用。

    楊伯峻先生對此有一個看法“介之推,本糸‘介推’,‘之’字是加進去的。《孟子》 之‘孟施捨’本名孟舍,‘施’字是加進去的。在古人說話或行文的時候,爲圖語句的整齊,聲音的節奏,可以加一個不相干的字到句中去。”這種理解是正確的。古人讀書謂之讀,也就是有節奏地朗讀,詩歌如此,散文亦如此,但口語是不講節奏的,故史人爲文, 必須在口語中加入虛字,以求語句整齊,產生節奏感。“之”就是最常用的虛字,它在句中只起音節作用,並無實義。

    不但人名如此,一些山水地名在書寫時也可加“之”,但口語中則沒有“之”。如《山海經•大荒西經》廣西北海外,大荒之珥,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可見山的名字是“不周山”。但同書《西山經》又加了個“之”,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均之山”。後來《準南子•天文訓》亦稱“昔者共工與聯頊爭爲帝,怒而觸不周之山。”除“不周之山”《山海經》 中還有“招搖之山”“嶽崇之山"“箕尾之山”"青丘之山”等山名,都是書面語寫法,口語中皆無“之”字。

    現代學者大多把“之”理解爲結構助網"的”,“不周之山”似乎就是“(叫)不周的山”, 而“不周山”就是“不周之山”的省稱。其實誤矣。“不周山”不是“不周之山”的省略,口語中的山名是沒有“之”的。不但古代如此,現代依然如此。地名如此,山水名亦如此。 因爲地名、山水名是天下百姓口語中的日常用語,所以不可能有隻用於書面語的“之”字。

    *“*”本稱“承天門”,清順治八年重建後改稱爲*,城樓上懸掛的木匾卻寫着“天安之門”。研究者幾乎都認爲“天安之門”是正式名稱,而“*”是“天安之門”的簡稱。其實,“天安之門”只是“*”的書面寫法而已, “*”纔是正名。

《光明日報》(2017年05月07日12版)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早在秦代,人名中就多有帶“之”“施”之類語辭。如春秋名士“介之推”,《論語》中的人物“孟之反”,《孟子》中的人物“孟施捨”。

B.根據趙岐註解《孟子》以及杜預註解《左傳》的說法可知,口語中的人名,是沒有 “之”的,帶“之”的是書面語寫法。

C.蕭子顯在《南齊書•文學傳論》中稱顏延之爲“顏延”;鍾蠑《詩品》序中寫道“顏延論文,梢而難曉。”這幾處只寫"顏延”而略“之”字,是爲了前後對仗的需要。

D.唐《張節墓誌》中有“王之獻之竹,列在池亭;陶淵明之柳,蒔於門徑”之語,這裏把 “獻之”倒爲“之獻”,是修辭的需要,爲了避免 “之之”連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在評價“介之推”"孟施捨”等人的名字時,楊伯峻先生認爲,“介之椎”本名“介推”,“之”字是加進去的;“孟施捨”本名孟舍,“施”字也是加進去的。

B.古人讀書,不管是讀詩歌還是讀散文,都要有節奏地朗讀。但口語不講節奏,所以文人爲文,須在口語中加上虛字,以求語句整齊,產生節奏感。

C.從古代到現代,口語中的一些山水地名是沒有“之”的。因爲地名、山水名是天下百姓口語中的日常用語,所以不可能有隻用於書面語的 “之”字。

D.研究者們都認爲“天安之門”是“*"的正名,而“*”是簡稱;其實,“天安之門”只是“*”的書面寫法,“*”纔是正名。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書面語閱讀時之”這個字是可以讀出來的,此之謂“發音”,又稱“發聲”;“之”在書面語中有加有不加,主要是根據作者行文的筲要而定的。

B.《顏氏家訓》的作者顏之推,亦作顏推之;王獻之口語中稱王獻,書面語中也稱“王之獻”,由此可知,“之”字除了可加可不加,也可顛倒位置。

C.古人說話或行文的時候,爲圖語句的整齊,聲音的節奏,可以加一個不相干的詞到句中去。“之”就是最常用的虛字,它在句中只起音節作用,並無實義。

D.現代學者大多把“之”理解爲結構助詞“的”,“不周之山”就是“(叫)不周的山”, 而“不周山"就是“不周之山”的省稱。

【回答】

1. A(原文中說的是“先秦時代”)

2. D(原文是“研究者幾乎都認爲”)

3. D(根據原文倒數第二段前兩行的內容,“其實誤矣”,可知這一句本來就是錯誤的)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