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這裏所說的國內文化交流主要指中原文化與*國內其它...

習題庫 閱讀(8.53K)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這裏所說的國內文化交流主要指中原文化與*國內其它...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這裏所說的國內文化交流主要指中原文化與*國內其它地區和民族的文化交流。

中原地區是夏商周三代和秦漢的統治中心,文明發達,歷史悠久,制度健全,理所當然的是當時文化最昌盛的地區。秦漢大一統,政令號一,制度劃一,爲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和與各地文化的交流創造了條件。

*自古就有華夏與夷蠻戎狄(又稱四夷)之分,春秋時期,王權衰落,天下大亂,華夏與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出現“南夷與北狄交,*(指中原)不絕若線”的局面,以齊桓公首霸爲標誌的春秋霸業,並沒有真正做到“尊王攘夷”,晉文公也難以辦到,周王室已無可挽救地衰落下去,一向被中原諸國看不起並被視爲夷蠻的荊楚我行我素,早已獨自稱王,且鯨吞“漢陽諸姬”,飲馬黃河,問鼎之輕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有學者認爲漢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荊楚文化的結合,是有道理的。老莊道家源於南方,而又產生出黃老無爲思想。漢賦也明顯受到楚辭的影響。

*文化史上確實存在着南北的差異,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表現、特徵,前人都有研究,其中梁啓超的論述尤爲精要:“自周以前,以黃河流域爲全國之代表。自漢以後,以黃河、揚子*兩流域爲全國之代表。近百年來,以黃河、揚子*、西*三流域爲全國之代表。穹古之事不可紀,今後之局猶未來,然則過去歷史之大部分,實不外黃河、揚子*兩民族競爭之大舞臺也。”(《飲*室文集》之十)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正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秦漢時期,被認爲是南蠻的百越和西南各族加強了與中原地區的聯繫。南越的犀牛角、象牙、珍珠、銀、銅、布被用來與北方交換。1983年在廣州市發現第二代南越王墓,其墓制基本同於西漢諸侯王,出土有玉衣、金印、銅鐵器、漆木器等。反映了當時南越的文明水平以及與中原的密切關係。西南少數民族古稱西南夷。秦建有“五尺道”,漢設有武都郡、益州郡等六郡,並封滇王,賜滇王金印。

同時,中原漢族與東北各族的經濟文化聯繫也明顯加強,如烏桓在武帝時受漢統治,爲漢守邊保塞,後結怨於王莽,與匈奴爲友。東漢又率衆歸化,光武帝時封烏桓渠帥81人爲侯王君長,後又設護烏桓校尉加強控制,使其加快了封建化的步伐。

從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直到隋文帝統一的400年間,兵禍連年,*更迭頻繁。東漢末年的*閥混戰和三國鼎立,僅僅是更大*的序曲,經西晉短暫的統一,北方出現五胡十六國的割據,繼而又有北魏和東魏、西魏的裂變和嬗遞。南方則有東晉、宋、齊、樑、陳諸王朝的更迭。這是*繼春秋戰國時代之後又一個亂世,而且亂的規模更大、亂的範圍更廣,影響更深遠。春秋戰國把思想和學術從舊的思想體系中解放出來,賦予它以新的生命和活力,多元的思想、教育、學術,爲秦漢奠定了高起點發展的基礎。漢代爲適應*上大一統的需要,幾經變更整合,終於將儒家思想定爲一尊,整合兼納道法*陽諸家而爲一元帝國文化。魏晉南北朝的動盪又將一元文化打碎,舊的名教和經學受到空前猛烈的衝擊。佛教廣爲流傳,並加快了漢化的進程。當四個世紀的震盪結束以後,一個嶄新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強大王朝——唐朝就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節選自裘士京、房列曙、周曉光編著《*文化史綱》)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有學者認爲,中原文化和南方荊楚文化的結合是漢文化的主要因素,漢賦中有楚辭的影響就是一個佐*。

B.*文化存在着南北差異,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這種差異才有南北文化的交融,才造就了*文化的博大。

C.秦漢時期,中原地區主動與百越和西南各族加強了聯繫,廣州市發現第二代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衣、金印、銅鐵器等就反映了這種聯繫。

D.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和學術得到解放,出現了多元文化,漢代幾經變更整合形成了一元帝國文化,魏晉南北朝時一元文化又被打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中原地區文明發達、歷史悠久、文化昌盛,自夏商周時期起,中原文化就開始了與各民族文化的廣泛交流。

B.春秋時期,齊桓公、晉文公想實現*統一都沒能實現,而被稱爲夷蠻的荊楚卻獨自稱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

C.秦在西南地區建有“五尺道”,漢在這一地區設有六郡,並封滇王,賜滇王金印,反映了當時中原與西南各族有密切聯繫。

D.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大亂,但思想和學術得到解放,有了新的生命和活力,這爲後來秦漢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過去歷史之大部分,實不外黃河、揚子*兩民族競爭之大舞臺也”,表明南北文化有差異,*文化有交融之可能。

B.烏桓在漢時曾結怨於王莽,並與匈奴爲友,但中原漢族與東北各民族的經濟文化聯繫並沒有因此而中斷。

C.春秋戰國和魏晉南北朝這兩個動盪時代,是各種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時代,所以說*越動盪文化交流越密切。

D.四個世紀的震盪結束之後,唐王朝產生了,它是一個融合了儒、道、佛等多種文化的、嶄新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王朝。

【回答】

1.C(原文是“南蠻的百越和西南各族加強了與中原地區的聯繫”。)

2.A(文中說“秦漢大一統,政令號一,制度劃一,爲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和各地文化的交流創造了條件”。)

3.C(推理前提不全面,結論片面、武斷,與實際不符,文中特別談到了秦漢時期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