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民謠諺語,是人們世世代代的生活經驗的...

習題庫 閱讀(2.62W)

問題詳情:

 (―)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民謠諺語,是人們世世代代的生活經驗的...

 (―)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民謠諺語,是人們世世代代的生活經驗的高度總結與卓越智慧的長期積澱,有着極爲豐富、深厚的內涵,是極富特*的傳統民間文化的形式之一。

兩宋時期的民間謠諺中,有大量的倡導廉潔、頌揚廉政的內容。宋人認爲:“爲官之要,曰廉曰勤。”岳飛更是直率地指出:“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至於名相范仲淹,則其境界更高。他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清心做官,莫營私利。”這些至理名言,後多成爲人們的口頭禪,轉化爲歌謠民諺。

另外,當時還有勸廉、守廉的民謠。例如:“世常羞貧賤,貧賤非我羞”“人人爲官莫斂財”“住世一日,則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則做一日好事。”否則“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些或詩或歌的民謠,代表了廣大民衆希望官場廉潔、官員廉正、不奢華、莫斂財的良好願望。

據傳,當時民歌謠諺中還廣爲流傳着宋真宗寫的《勸學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詩歌中既有勸人勤學苦讀的用意,也將讀書、做官、發財之間的關係寫得清楚明白。但不論怎麼說,學而優則仕,總比不學無術、只顧投機鑽營和貪贓枉法要好。因此,時人又唱道:“誰不愛,黃金屋;誰不羨,千鍾粟。”但他們也深知“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爲官去*;“且富貴有餘樂,貧賤不堪憂。”

兩宋時期,大量的民謠諺語表達了人們對*污吏的憤恨,尤其是對北宋末年童貫、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齒之恨。如*朱勔受寵,僅家奴即有百餘人封官賜爵。其中受金帶者至有數十人。當時民謠說:“金腰帶,銀腰帶,趙家世界,朱家壞!”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以*勒索的錢財而換取的腰帶到手後,又被高價轉賣,從而大獲其利。因此,人們對貪贓枉法之徒憤慨至極,認爲“打破筒(指童貫),潑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間好世界”。

有些詩歌民諺還揭露了*的罪惡與崇拜金錢的無恥嘴臉。南宋初,因大將張俊所領士兵自臀而下,文刺至足,故有“花腿*”之名。然而,這些花腿*成了他的私僕。他役使這些花腿搬運花石,在杭州爲他修蓋太平樓。當時民謠道:“張家寨裏沒由來,使他花腿擡石頭,二聖猶自救不得,行在蓋起太平樓。”

*污吏無恥,他們崇尚“欲得富,鬚鬍做”之道。其中,王黼尤爲突出,他公然把各種官職按不同等級定價出售。於是,人們爲他編了順口溜:“三千索,直祕*;五千貫,擢通判。”以致大官大貪,小官小貪,甚至無官不貪。官吏*,實同盜賊,有時,*爲害甚至倍過於賊。

在西夏的反貪文化中,同樣有許多哲理*、思想*、文學*三者兼具的民謠諺語。如對*污吏追逐升官發財、貪婪成*、惟求享受的寄生生活抨擊道:“又穿服,又貯財寶,不用借債;官爵已升,宮室已成,不缺用品”;“戶戶紫衣不繅絲,人人爲官莫斂財”!再如,“世上正事三件——畜牧、耕作和商販;天下壞事三件——騙盜、貪索和賭錢。”這其中,既有控訴,也有諷刺,還有勸善戒惡民謠。

(摘自王春瑜著 《簡明*反貪史》,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兩宋時期的民間謠諺,內容都是倡導廉潔、頌揚廉政, 同時也表現出人們對*污吏的嚴厲譴責與憤恨。

B.名將岳飛等人的爲官之說,名相范仲淹的至理名言中,也有倡導廉潔,頌揚廉政的內容。這些名言後多成爲人們的口頭禪,轉化爲歌謠民諺。

C.南宋初,大將張俊讓“花腿*”做他的私人僕從,爲他搬運花石,爲他修樓蓋屋。當時就有民謠揭露了他的無恥嘴臉與罪惡。

D.宋朝*污吏崇尚“欲得富,鬚鬍做”之道,大官大貪,小官小貪,無官不貪。王黼甚至公然把各種官職按不同等級定價出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兩宋時期有大量的倡廉、頌廉、勸廉、守廉的民謠,這些民謠代表了廣大民衆希望官場廉潔、官員廉正、不奢華、莫斂財等良好願望。

B.當時民歌謠諺中廣爲流傳的宋真宗的《勸學詩》,雖有勸人勤學苦讀的用意,但也將讀書、做官、發財之間的關係功利化了。

C.民諺“又穿服,又貯財寶,不用借債;官爵已升,宮室已成,不缺用品”抨擊了西夏*污吏的貪圖享受、貪婪成*、貪逐升官。

D.兩宋時期,大量的民謠諺語表達了人們對*污吏的憤恨,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人人爲官莫斂財”等。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兩宋時期,人們用民謠諺語讚頌清官廉政,譴責*污吏,揭露社會黑暗,控訴**,反映民衆**,對當今的反貪文化頗有影響。

B.同爲民謠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與“何必爲官去*”“富貴有餘樂,貧賤不堪憂”對待功利的態度卻是有區別的。

C.童貫、蔡京、朱勔、王黼等*污吏行徑卑劣無恥,引得百姓切齒憤恨,百姓用民諺控訴、諷刺、抨擊,揭露了他們的*貪婪。

D.西夏反貪文化中的民謠諺語也包含了許多哲理*、思想*、文學*三者兼具的內容,其中有控訴,有諷刺,也有勸善戒惡,表現了百姓的好惡與褒貶。

【回答】

A  A項說法絕對。“內容都是倡導廉潔、頌揚廉政”表述錯誤,原文說的是“兩宋時期的民間謠諺中有大量倡導廉潔、頌揚廉政的內容”

D  D項曲解文意。選項中所舉的民謠諺語主要表現的是民衆希望官場清廉的良好願望,而不是對*污吏的憤恨。

A  A項無中生有。“對當今的反貪文化頗有影響”於文無據。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