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紅樓邊的張中行(節選)孫 鬱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因爲做報紙副刊編輯,常常去老北...

習題庫 閱讀(1.15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紅樓邊的張中行(節選)孫 鬱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因爲做報紙副刊編輯,常常去老北...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

紅樓邊的張中行(節選)

孫  鬱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因爲做報紙副刊編輯,常常去老北大紅樓邊的*教育出版社看望張中行先生。一來是聽他聊天,二是順便取稿子。時間過了多年,很是懷念那些時光。

在“五四”那代人裏,他最推崇周氏兄弟,尤看重知堂(周作人)。一般喜歡知堂者是疏遠魯迅的,有的甚至將兩人對立起來。他不這樣。這一點上他表現得很寬厚,是個懂得世道的人。魯迅對他的影響在知*的層面,他覺得那是個超人。不過由於思想上趨於“信”,便不及知堂“疑”的力量。張先生是欣賞懷疑論的人,這既受益於知堂的思路,也得益於羅素的哲學。魯迅的用世,常人學不來,學不好會成爲匪氣之人,他繞過了。於是偏於知堂的獨思,保留讀書人的園地,甚或一點象牙塔的情趣。這也爲他後來與楊沫的分手作了註解,不願捲入“信”的狂歡,在亂世裏求一個心靈的寧靜,甘願本乎於心,順平於道,如此而已。他晚年被人關注,便是因爲殘留着幾近消失的“五四”的另一傳統,將懷疑主義和個*化的獨思展現出來,以知堂那樣歷史的看客姿態,談*陽之旅,述春秋之變,敲開了一個個歷史的盲點,將人的本*和生命的欲求詩化地點染出來,又不高蹈於衆人之上,以平民之軀行世,這在百年間無數自認爲掌握了真理的那些豪邁者身上,何曾看見過呢?

     紅樓的生活給他的影響是巨大的,有意思的是他後來就一直工作在這個舊址邊。1950年以後,文化格局大變,舊的一套遭廢,他心儀的那些東西慢慢地消亡了。他苦於無人對話,於是只能沉浸在記憶裏,久久地咀嚼着老北大時代的那些詩文。我覺得他像紅樓的遺民,只有“五四”讀書人的氛圍才喚起了他的快意。後來寫《負暄瑣話》時,已將多年的心緒披露出來。知堂說北大有兩個傳統;一是讀書不忘救國的,二是爲學術而學術的。前者要改造社會,走向街頭,後者則在精神的靜觀裏提供思想的資源。張中行以爲在當下*,缺少的是後者,它可以矯正主流思潮的錯誤,不斷提供精神的各種可能*。而當代教育的實用主義和文化的功利主義,已重創了這一傳統。我在他的回憶北大的文章裏,感到了他的憂慮。  當沉浸在歷史的往事裏時,他勾勒了那麼多我們不曾知曉的故事。文字老到精妙,內心靜得沒有雜音,彷彿是從博物館裏傳來的鐘聲,傳遞着失去的足音。他那麼感懷新文化的前驅,文字毫無迂腐氣,在古樸裏還透着現代哲學的凌厲之氣。有一點康德的不可知論的雄辯,一點知堂式的從容,外加上曹雪芹般的感時傷懷。許多文章的問世,構成了一個個舊夢,他給我們帶來的氣息,在別人那裏是感受不到的。

他描繪的紅樓,一是學術上的自由空氣濃,二是知識羣落個*的強烈。新與舊、古與今都薈萃於此,真是鬱郁乎文哉。但文字中並不都是譽詞,有時對自己的老師亦有微詞,並不以前人是非爲是非。他喜歡胡適的爲人,卻不苟同其爲官之道;禮讚知堂的隨筆,然而批評老師的失足之過。寫歷史能以平常心爲之,且妙語四出,那是兼得史家與批評家之長的。所以啓功先生說他有大學者的風範,不是誇大之詞。歷史在張中行的筆下,被有意味的情思包圍着了。

我有時讀他的書,感到他文字裏最願寫的是夢,許多書的名字與夢有關,《留夢集》《說夢草》《說夢樓談屑》等,彌散着幽玄之氣。我們在那文字裏看到了尋夢而不可得的苦楚,而又偏偏纏繞着舊夢。他多次說人生乃大苦,也許惟夢才讓人欣慰吧。天底下一切清爽的東西讓他喜,一切智慧的存在使其愛。然而生命的無奈在於,所有的都在逝去,逝去,人是多麼渺小的存在!他在自己的園地裏,書寫了人間的悲苦,以及不甘於悲苦的眷戀和夢想。有夢者也是幸福的,較之於我們這些無夢和少夢的人,他活得充實,豐沛。

1.真實是人物傳記的生命。本文從哪些方面體現了這一特點?

2.張中行雖然對周氏兩兄弟都非常推崇,但他自己與周作人卻有更多的相通之處,從文中看,他與周作人的相通之處表現在哪些方面?

3.作者說“我覺得他像紅樓的遺民”,是說張中行是怎樣的人?

4.文章寫了張中行的“人”和“文”。請問張中行的文章有什麼特點?

【回答】

1.①作者寫的是自己與張中行交往中的一些事,作爲親歷者,擁有第—手資料,所寫之事是真實的;

②作者抓住能反映人物思想風貌本質特徵的典型事件加以描寫,如張中行在1950年後的苦悶與憂慮反映出他作爲—個知識分子的特質:

③對人物能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價,如張中行先生寫歷史能兼得史家與批評家之長,作者借啓功先生的話說“他有大學者的風範”。

2.(1)張中行偏於知堂的獨思,保留讀書人的園地,甚或—點象牙塔的情趣。

(2)將懷疑主義和個*化的獨思展現出來,以歷史的看客姿態,談*陽之旅,述春秋之變,又不高蹈於衆人之上,以平民之軀行世。   

3.(1)深得五四精神一一自由、*、科學、博愛的精髓,文字中傳達出的是幾近消失的“五四”的傳統,不捲入“信”的狂歡;

(2)當心儀的東西慢慢消亡時,沉浸在對紅樓、對“五四”的回憶中。最愛寫夢,在沉靜中表達出對進出紅樓的人物的敬畏感。 

4.老到精妙,文字毫無迂腐氣,在古樸中透着現代哲學的凌厲之氣。有一點雄辯,一點從容,外加上一些感時傷懷。

知識點:現代文閱讀 單元測試

題型:現代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