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題感鶴【唐】白居易鶴有不羣者,飛飛在野田。飢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1】。貞姿自耿介,雜...

習題庫 閱讀(2.44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題感鶴【唐】白居易鶴有不羣者,飛飛在野田。飢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1】。貞姿自耿介,雜...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題

感鶴

【唐】白居易

鶴有不羣者,飛飛在野田。飢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1】。

貞姿自耿介,雜鳥何翩翾【2】。同遊不同志,如此十餘年。

一興嗜慾念,遂爲矰繳【3】牽。委質小池內,爭食羣雞前。

不唯懷稻粱,兼亦競腥羶;不唯戀主人,兼亦狎烏鳶【4】。

物心不可知,天*有時遷。一飽尚如此,況乘大夫軒。

註釋:【1】盜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東泗水縣東北。《淮南子•說山訓》“曾子立廉,不飲盜泉。”【2】翾(xuān):低空飛翔。【3】矰(zēng):古代用來*鳥的拴着絲繩的短箭。繳(zhuó):拴在箭上的生絲繩,用於*鳥,可以靠它收回來。【4】鳶(yuān):一種小型的鷹,以昆蟲和小型爬行動物爲食,也吃腐肉。

2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落筆即寫鶴的耿介貞姿,高翔于田野之上的野鶴與翩翩輕飛的雜鳥形成鮮明對比。

B.“一興嗜慾念,遂爲繒繳牽”是說野鶴不幸被捕獲,偶然變故引發了後來命運的逆轉。

C.作者以“不唯”“兼亦”反覆表現野鶴自甘墮落,與羣雞爭食,與烏鳶爲伍,令人唏噓。

D.作爲一首寓言詩,本詩以生動的故事*描述爲主,兼有議論,以淺映深,抑揚跌宕。

22.本詩以鶴喻人,託物言志。下列詩歌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    )

A.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千層石樹通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姚鼐《山行》)

B.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

C.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衆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

D.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鞏《詠柳》)

23.本詩題爲《感鶴》,詩人借鶴的變化寄託了深沉的感慨。請結合全詩加以分析。

【回答】

21.B

22.A

23.①詩人筆下的野鶴原本卓然不羣,高飛於天際,與俗衆始終保持距離而不曾同流合污。十餘年如一日,正直高潔,*守堅定。(1分)②然而 “物心不可知,天*有時遷”,野鶴一旦興起貪念被捕獲,便隨遇而安、甘心墮落而不自省。曾經的卓然不俗、耿介正直也完全被拋到了九霄雲外。(2分)③作者透過描寫野鶴境遇的變化,諷刺那些貌似“清高”實則立志不堅、爲名利之慾拋棄理想宏願的人,表達了對清高孤傲、堅守名節的真君子的渴望。(2分)

【解析】

21.

試題分析:該題考查鑑賞詩歌的語言,其實屬於綜合考查。首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中寫了什麼“野鶴不幸被捕獲,偶然變故引發了後來命運的逆轉。”錯,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旦興起貪慾之念,被箭*下來後被捕,不是“不幸”,而是自己起了貪慾。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鑑賞選擇題考查範圍較廣,基本涵蓋了詩歌的內容,思想情感,表現手未法等多個方面。做題前,要做到整體理解詩歌內容,寫了什麼景,敘了什麼事。寫了什麼人,作者要抒發的情感是什麼,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然後結合選項涉及的具體詩句逐一進行分析判斷。

22.

試題分析:該題涉及對詩歌表現手法的考查。具體是考查託物言志的手法。《山行》是清代的姚鼐寫的一首五言律詩,透過描繪山間環境的恬謐安靜、*美好表達自己對閒適的田園生活的憧憬和嚮往,詩中無借物喻人、託物言志的手法。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託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所謂託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透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採用託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繫。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爲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這一類詩詞的創作,常常源於詩人對某一特定事物內在意義的直覺頓悟,之後再將這種直覺的頓悟進行提煉並完善,最終形成單一而明顯的主旨。因此詩人必須置身於現實生活之中,在對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徵或特*進行觀察、體驗、比較、玩味的基礎上,進而準確地揭示出所詠之物的品*或品行。如白居易的《感鶴》,就是以鶴喻人,又如曾鞏的《詠柳》,以柳喻指奸邪的小人。

23.

試題分析:本題分析作者的情感,注意題目的提示“借鶴的變化”,答題時首先要結合文章內容分析野鶴的變化,注意野鶴變化的原因,然後再分析詩歌中野鶴的比喻義,從而分析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詩歌的前八句是寫原本的野鶴;9-16句是寫野鶴的變化。野鶴所比喻的形象可結合詩歌的後兩句“一飽尚如此,況乘大夫軒”分析。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首先知道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憂國傷時。有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離亂的痛苦的,有同情*的疾苦的,有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的。2.建功報國。有建功立業的渴望的,有保家衛國的決心的,有報國無門的悲傷的,有山河淪喪的痛苦的,有年華消逝,有壯志難酬的悲嘆的,有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的,有理想不爲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鄉懷人。有羈旅愁思的,有思親念友的,有邊關思鄉的,有閨中懷人的,4.生活雜感。有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的,有昔勝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諷今的情懷的,有青春易逝的傷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悶,有告慰平生的喜悅。5.長亭送別。有依依不捨的留念,有情深意長的勉勵。

那麼,在考場上,題量大,時間緊,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切入:一、從題目。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許多古代詩歌,標題對文中的內容就有很明顯的提示總括作用。二、從序言。有的序。三、從詩人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有的又爲整個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調,它對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是至關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視。。三、從詩人。要知人論世。四、從詩句,這是最重要的依據。從全詩的角度理解詩中所寫之事,運用的意象,描寫的畫面,所寫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詞句來考慮。如本題中,理解詩歌的情感最重要的就是要“從詩句”,從最後兩句詩來理解。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