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①*人的遇事忍耐是文化與環境影響的結果,並不一定是*人心理構造的必然組成部分。它們的存在是由於我們幾千年來...

習題庫 閱讀(1.36W)

問題詳情:

①*人的遇事忍耐是文化與環境影響的結果,並不一定是*人心理構造的必然組成部分。它們的存在是由於我們幾千年來...

①*人的遇事忍耐是文化與環境影響的結果,並不一定是*人心理構造的必然組成部分。它們的存在是由於我們幾千年來一直生活在一種特定的文化與社會中並時時受其影響。可以說,忍耐的品質是整個民族設法適應周圍條件的結果,又是家庭制度的產物,而家庭制度是整個*社會的縮影。

②凡對*有所瞭解的人都不否認遇事忍耐是*人的崇高品德。然而這種品質走得太遠,以致成了*人的惡習;*人已經容忍了許多西方人從來不能容忍的*、動盪不安和*的統治,他們似乎認爲這些也是自然法則的組成部分。與*人的忍耐相比,基督教的所謂忍耐似乎是易怒,而*人的忍耐有如*景泰藍一樣舉世無雙。我們屈服於*和敲詐勒索和污辱,猶如小魚投入大魚之口,或許我們對苦難的承受力小一些,我們的苦難就會少一些。然而這種對苦難和折磨的承受力被賦予了忍耐的美名,又被儒家倫理學諄諄教誨爲做人最重要的品德。我並不是說這種道德不是*人的偉大品質,耶穌說“爲溫順者祝福吧,因爲他將繼承整個世界”。但*人把忍耐作爲一種崇高的道德,並有意識地反覆向後代灌輸。諺語“小不忍則亂大謀”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③培養這種美德的學校是*人的大家庭,這裏有一大羣的姑嫂媳婦、姐夫妹夫、內兄內弟、大伯小叔、父親兒子等等,他們每天在相互忍讓之中學得了這種美德。他們從孩提時起,就從實際的需要和父母的教誨之中,學到處理人際關係必須互相忍讓,相互調整。這種深刻、緩慢、持久的薰陶對人們*格的影響,怎麼評價都不會過分。

④唐代有位張公藝,有幸九世同堂,爲世人羨慕不已。唐高宗問及他成功的祕訣,宰相喚來紙筆,揮毫寫了一百個“忍”。*人並不認爲“忍”是家庭制度的一種不幸,相反,他們一直對它表示欽佩。“百忍”這個詞現已進入道德諺語之列。大年除夕,把它寫上紅紙,貼上大門,比如“和氣生財”,“忍爲家訓”等等。如果這種家族制度繼續存在,如果社會仍不充分重視個人的價值,而認爲人只有處在*的社會關係中才是完美的人,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忍耐必須被看作一個最崇高的道德,並一定要成長於這樣一個社會制度中,在這裏,它確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13.作者曾寫文說遇事忍耐“既是中華民族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陷”,請分析概括文中體現的中華民族“遇事忍耐”的優點和缺陷。(2分)

答:                                                                                   

14.第②段劃線句用了哪些論*方法?並分析其作用。(2分)

答:                                                                                  

【回答】

13.(2分)優點:使整個民族易於適應周圍環境,有利於人和人之間*相處。缺點:過於忍耐,對罪惡和病態的容忍,不利於社會問題的解決;過分強調集體,忽視了個人的價值。(優點1分,缺點寫出兩點中任一點1分)

14.(2分)運用了對比論*、比喻論*。把*式的“忍耐”與西方人的“忍耐”作對比,把*人的忍耐比作*景泰藍,既形象又突出地*了*人遇事過於忍耐且 “忍”得已經出名了。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