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知魚之樂》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1.02W)
《知魚之樂》是一本哲理隨筆,彙集了作者數十年的思想精髓。在閱讀這本哲理隨筆之前,請讀者諸君做好迎接一場思想地震的心理準備。自然存在、精神存在、社會存在,這是三個截然不同、無法貫通的領域嗎? *是否定的,《知魚之樂》的作者要告訴我們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思想方法,原來這三者統一於一個更基源的自然律——遞弱代償。 在《知魚之樂》一書中,子非魚先生這樣自述道:“子非魚,生卒年月暫不可考。此人虛無如老子,飄逸若莊周,一身孤懸,浪跡魂夢,仰觀天道,俯察塵寰。雖系醫學碩士及生物...(更多)

經典語錄

哲學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哲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哲學僅指古希臘純邏輯思維體系,哲學的英文叫philosophy,源自古希臘文“愛”phileo和“智慧”sophia,直譯就是“愛智慧”,可以看出哲學討論的都是些純理*問題。

《知魚之樂》經典語錄

苦海有邊,回頭無岸。

人們爲什麼要身不由己地向上競爭和追逐快樂呢?這正是人類的可笑之處——須知我們承載着自然的意志,倘若我們歇息下來,難道叫“天道”也止步不前?所以,即便我今日說破了“天機”,你也休想安寧下來,你活一天照樣得拼搏一天,決不至於弄出什麼“虛無主義”的不良後果。“快樂”和“幸福”儼如掛在驢子眼前的一根胡蘿蔔,你固然未必能一口咬住它,但正是由於這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引誘,你纔會馬不停蹄地死盯着它不放。實際上“爲什麼你想虛無也虛無不成”的天定道理或自然規定——這纔是比上述可笑更深刻的悲哀和諷刺!

我之所知,僅限於我之所需;我之所需,僅限於我之所在。

所謂“善”說到底不過是“利他行爲”的表現形態。

道德經《德篇》討論的是社會觀和人生觀,是相對於天之道而講的人之道。德是什麼?在帶有岔路的大道上,眼睛直盯着前方,一心一意往前走叫德,順天道而行就叫德。老子講的德是物德觀念,就是萬物都有德,萬物尊道而貴德,老子的弦外之音是唯獨人沒有德。什麼是有德的狀態呢?老子用了句話——“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即按照萬物自然而然演化方式,不敢有任何多餘動作叫德,即還是順道而行爲之德。“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的意思是,人類把天道丟失了,纔不得不講德、講仁、講義,最終這些都丟光了,纔不得不用*的方式、以禮的方式管控人類。

我們必須首先打消一個十分常見的誤解,以爲只有“人”或“活物”纔有求存的問題存在。其實非生物亦有,只不過是以另外的方式——即自在的方式——求存而已。這個求存的方式就是在面臨失存之際變換自身的存在形態,從而也變換了自身的求存方式。換言之,物之變態蓋由於物亦有“不變通即不足以存在”的“苦衷”,人類的通權達變之能無非是秉承了“識時務者爲俊傑”的“物*之狡黠”罷了。

塞涅卡說:“愚蠢自身即是負擔。”這話聽起來不太對頭,通常,愚蠢更像是一種解脫,反倒是“聰明自身才是負擔”。

老年的墳墓,中年的戰場,孩童的天堂。若是不巧弄成反局,偏偏叫老年人順心如入天堂、讓兒童們拼搏如上戰場、然後剛好把空出來的墳墓留給中壯年,則此種社會的文明氣脈合該休矣!

人有時還沒有花兒清醒,他常常搞不明白自身稟賦的實際用場和發生根源,居然自己欣賞自己,然後接着糟蹋自己。

“快樂”其實只能產生於這個顛簸不止的心理動勢之中,因爲心理震盪正是生物求存最基本的精神應激方式。所謂“快樂”,說到底就是生物趨利的情緒化生理衝動;所謂“痛苦”,說到底就是生物避害的情緒化機體反應。趨利的效果一旦達成,隨後而來的利益即使源源不斷,心理態勢也必須恢復到可以再度敏銳反應的無聊基線上,你的快樂感並不會因爲收益不止而永不減退;反之,避害的*惕一旦形成,隨後而來的危害即使驅之不散,心理態勢也同樣必須恢復到可以再度敏銳反應的無聊基線上,你的痛苦感亦不會因爲麻煩無休而常駐心頭,處在快樂心境下的人最容易遭受痛苦的反擊。

從哲學的深度上糾正了經濟學家有關“快樂公式”的計算誤差。它的結論是:無論你怎樣擠破腦袋,奮爭不止,你都不會獲得更多的純粹快樂,每個人最終收穫的苦樂量比註定是完全相等的,其等值關係竟是這般得無可挑剔,以至於它們全都歸結在一無所有的零數上。而且,惟因如此,你才得以生存下來,並得以追逐那個虛無飄渺的“快樂”之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