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茶館》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7.73K)
《茶館》經典語錄
《茶館》是現代文學家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1957年7月初載於巴金任編輯的《收穫》雜誌創刊號。1958年6月由*戲劇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閥混戰和新*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透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社會的黑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芸芸衆生。
劇本中出場的人物近50人,除茶館老闆之外,有吃皇糧的旗人、辦實業的資本家、清宮裏的太監、信奉洋教的教士、窮困潦倒的農民,以及特務、打手、*察、流氓、相士等,人物衆多但*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作品透過茶館老闆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淡經營,描寫他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於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社會的走向。劇作在國內外多次演出,贏得了較高的評價,是*當代戲劇創作的經典作品。 
2019年2月23日至3月5日,*人藝再次在首都劇場上演話劇《茶館》。
《茶館》結構上分三幕,以老*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爲背景,展示了從清末到北洋*閥時期再到抗戰勝利以後的近50年間,*的社會風貌和各階層的不同人物的生活變遷。每一幕寫一個時代,*各階層的三教九流人物,出人於這家大茶館,全劇展示出來的是一幅幅氣勢龐大的歷史畫卷,形象地說明了舊*的必然滅亡和新*誕生的必然*。
第一幕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一個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館開始營業,掌櫃王利發興致勃勃地坐在櫃檯上。三三兩兩的旗人,遛夠了鳥兒,走進茶館來歇腿、喝茶。有兩位茶客唱着京戲,另外幾個圍着桌子觀賞瓦罐中的蟋蟀。茶館中到處貼着“莫談國事”的紙條。可是常四爺偏要談談國事。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飯、講洋話的人,也看不起在營裏當差的二德子之流。他因一句“大清國要完”,被兩個特務吳恩子和宋祥子抓去,送進了監獄。相面騙人的唐鐵嘴來討碗茶喝,說媒拉縴的劉麻子也來了,要把康六的十五歲女兒康順子賣給七十多歲的龐太監當老婆。主張實業救國的秦仲義走進來,說什麼要辦工廠,搞維新。
第二幕
*初年*閥混戰時期。這時裕泰茶館漸趨衰落,茶館主人王利發積極迎合潮流實行改良,卻仍然難以維持下去。主要上場人物:王利發、常四爺、王淑*、劉麻子、唐鐵嘴、鬆二爺、宋恩子、吳祥子、李三、康順子等。小茶館展現出一幅兵荒馬亂、日益衰敗的

經典語錄

當人是獸時,錢便是他的膽子

於是之靠着茶館大門口 說了一句“改良改良,越改越涼!”

常四爺:我自己呢?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看,(從筐中拿出些紙錢)遇見出殯的,我就撿幾張紙錢。沒有壽衣,沒有棺材,我只好給自己預備下點紙錢吧,哈哈,哈哈!

希望使他快活,恐懼使他驚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乾草上放着,什麼響動也沒有,只有天上的星伴着自己的心跳。

現在想起來,大清國不見得好,可到了*,我捱了餓。

這年頭讓人高興的事意見沒有,讓人笑的事見天都是。

死馬當活馬治?那是妄想!死馬不能再活,活馬可早晚得死!

有人說,生命中絕大部分的所遇所思不過像蒲公英一樣,飄然而來,飄然而去,全然不留一絲痕跡,但生命中卻有些真摯的東西值得收藏,短短的*訓日子,使我們洗滌去許多的*甜苦辣,我願意記取這最難忘刻骨的記憶。使他牢牢的佔據我的心。這些記憶將是我生命中的珍寶。

大英帝國的煙,日本的‘白麪兒’,兩大強國侍候着我一個人,這點福氣還小嗎?

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

月兒照着水。月光像溫柔的網,密密的,長長的,從天上一直織到水面,又在水面一層層疊起來。伸出手去撫摸那網,卻又觸摸不到,只可以感覺那網是軟綿綿的溼漉漉的,那網泛着的氣味是甜蜜蜜涼絲絲的,一股清香直鑽到心裏。岸邊的樹和近岸的葦葉也輕舞着,像是給月光伴舞,又像是在這偌大的舞臺上炫耀自己柔曼的舞姿。

即在*湖內,都是苦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