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歲月滄桑》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1.34W)
本書系著名學者錢理羣教授沉思十年之作,也是其“20世紀*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之終卷。作者選擇沈從文、梁漱溟、趙樹理、廢名、王瑤、郭小川、邵燕祥等重要、典型的作家、學者在1949年至1970年代這一時期的生命歷程爲觀照對象,透過大量的新材料,深入他們在時代的大轉型大變動中的投入、挫折、碰撞、困惑和堅守,透視其個人*格、理想與時代、社會之間的交流激盪,重現了那個年月的社會風雲,個人命運遭際、幽隱,以及精神的尷尬與波瀾,檢討了歷史經驗得失及其包含的啓示。

經典語錄

“所有的學術探討,對外部世界歷史與現實的追問,都最後歸結爲自我內心的逼問,對於自我存在的歷史*分析和本體*追問:我是誰?我何以存在與言說?”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終於走上學者之路的時候,我最想追問的,也就是構成了從事學術研究的內在動力的,就是我想弄清楚:自己作爲一個知識分子,是怎樣接受“改造”的?我被“改造”成了什麼樣子,墜入了怎樣的精神深淵?我該如何自救?如何做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活得像個樣子?我到哪裏去尋找精神資源?我知道,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問題,而且是整個二十世紀*知識分子,特別是1949年以後知識分子的問題。要真正認清楚自己,就必須對知識分子的精神歷史作一番清理和總結。

《歲月滄桑》經典語錄

“知識分子自我**與主體*問題”,“知識分子和民衆的關係問題”,“關於啓蒙主義的反思”、“關於理想主義的反思”,“關於思想與行動關係問題”,“自然人*論與個人主義問題”,這都是我從知識分子精神史的考察、研究裏,提煉出的知識分子基本思想、精神命題,這裏既有我們當年落入改造深淵的陷阱,更有歷經滄桑又必須堅守的東西。這背後可能還有相當大的理論提升的空間。我只能提出初步的思考,藉此對自己的一生作個交代,即“多少明白了一點以後再去見上帝”。同時,也是我最想留給年輕一代和後人的思想結晶:我們只能“守望”,而他們更應該有新的開拓。這就是我近年不斷說的話:“在做完了可以、可能做的一切之後,將我的祝福送給年青的朋友”。

其實,我在講知識分子的故事時,自己已經隱含其間:我是以自己的歷史與現實的感受、生命體驗去觀察、描寫的,就需要最後現身,用自己在陷入“絕地”以後的反省,反思,來爲整個知識分子的精神史作一個“總合”,即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以便“守望”住知識分子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