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這就是紐約》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6.23K)

《這就是紐約(中英雙語珍藏本)》主要內容簡介:隨筆作者是些自我放縱的人,天真地以爲,他想的一切,圍繞他發生的一切,都會引起大家的興趣。此人陶醉於他的事情,就像喜歡觀察鳥類的人陶醉於他的郊遊一樣。隨筆作者每一次新的出行,每一次新的“嘗試”,都與上一次不同,帶他進入新的天地。他爲此興奮。只有天生以自我爲中心的人,纔會如此旁若無人、鍥而不捨地去寫隨筆。

《這就是紐約》經典語錄

隨筆有各式各樣,一如人的姿勢、姿態各式各樣,霍華德.約翰遜牌*淇淋的味道也各式各樣。隨筆作者清早起來,如果有事情要做,便從塞得滿滿的衣櫥裏選取他的行頭:視他的情緒,他的題材,他可以套上隨便哪件襯衫,扮成隨便什麼人——哲人、潑皮、弄臣、說書人、密友、學者、槓頭、狂熱分子。我*喜隨筆,一向如此,很小時就忙了把我幼稚的思想和經驗敷衍成文字,用來折磨別人。我最早是在,《聖尼古拉斯雜誌》上露臉的。偶然有了想法,我仍然會回到隨筆這種形式(其實無形式可言)上來,但我並不奢望隨筆在二十世紀美國文學中佔有位置——它畢竟不登大雅之堂。隨筆作者,與小說家、詩人、劇作家不同,必須滿足於自我設定的二等公民身分。


經典語錄

有這麼多麻煩困擾我們的生活,烏雲一般籠罩了我們的未來,這一切始於我自家這片小小的領地,乃至私家的能源庫,向外擴展至我們不幸的土地,遭受劫掠的星球,真是很難說今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我知道有一件事確實發生了:溪邊的柳樹悄悄披上鵝黃,與雪障消褪的淡紅一道,爲廣袤的灰白世界添加了一抹顏*。我還知道,與現在不會太遙遠的一個夜晚,在池塘,再睡去,或在哪個低窪處,一隻青蛙醒來,放聲謳歌,其他青蛙也紛紛加入,噪成一片。聽到蛙噪,我的感覺會好得多。

大體來說,有三個紐約。一個屬於土生土長的男男女女,他們眼中,紐約從來如此,它的規模,它的喧囂都是天生的,避也避不開。一個屬於通勤者,他們像成羣涌入的蝗蟲,白天吞噬它,晚上又吐出來。一個屬於生在他鄉,到此來尋求什麼的人。在這三個動盪的城市中,最偉大者是最後一個——紐約成爲終極的目的地,成爲一個目標。正是這第三個城市,造就了紐約的敏感,它的詩意,它對藝術的執着,連同它無可比擬的種種輝煌。通勤者使它如潮漲潮落般生生不息,本地人給它穩定和連續*,移居者才點燃了它的*。

集體歇斯底里是一股可怕的力量,然而,紐約人似乎每次都能與它擦肩而過:他們坐在半途停頓的地鐵車廂裏,沒有幽閉恐懼感,他們靠幾句俏皮話,擺脫惶恐局面,他們咬定牙關,耐心承受混亂和擁堵,凡事總能對付過去。所有設施都不完善——醫院、學校和運動場人滿爲患,高速路亂亂哄哄,年久失修的公路和橋樑動輒寸步難行,空氣窒息,光線不足,供暖要麼過頭,要麼差得遠。

在速度時代,旅遊也變了味兒。假若協和飛機主宰天空,用不了多久,我們將眨眼之間。就從一個洲蹦到另一個洲,從一個時區進入另一個時區,甚至沒有時間不喜歡那裏的電影。我們都成了基*格,從一朵花掠向另一朵花,來去匆匆,顧不上體會當下的滋味

通勤者使它如潮漲潮落般生生不息,本地人給它穩定和連續*,移居者才點燃了它的*。意大利來的農夫,在窮街陋巷開一間小雜貨店,密西西比河岸小鎮來的姑娘,只爲逃避鄰人的流言蜚語,中西部玉米地帶來的小夥子,提箱裏塞一部手稿,心裏充滿憂傷,無論是誰,都沒有區別:每個人都像初戀一樣,心情激盪地擁抱紐約,每個人都以探險者的好奇目光打量紐約,每個人發出的光和熱都勝過愛迪生聯合公司。

或許,未來的成敗,部分取決於我們有沒有能力生產廉價的電力,但我認爲,在更大程度上,它取決於我們有沒有能力*那些枯燥的技術公式:沒有歷史過程的豌豆,沒有浣熊的玉米田,沒有智慧的知識,沒有溫暖火爐的廚房。岩石所以是岩石,有比鈾更多的東西,岩石的表面鋪就地衣,紮根於岩石的蕨類散發香味,站在石上,周遭的景*歷歷在目。

紐約人往往會搬來搬去,追求房間和景物的最佳佈局,依財力、心意和需要的變化而改變住宅。在他告別的每一處地方,照我看來,都會丟下一些要緊的東西,隨後又以不那麼拘謹的身段開始了新生活,恍如脫殼的龍蝦,一時間變得柔軟,但也不免脆弱起來。

如果我們兩人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那並非因爲我們的觀察力有高下之分,不過是我們的情感指向不同罷了。

這些核春天瀰漫了傷感的氣氛,大地的童貞正在遭到*。在這個甜美的早晨,我寫作時,擡頭可以望見窗外花園的景*,地面剛剛耙過,準備好播種。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園中豐饒的地塊通常是賞心悅目的。對我來說,這一番胡思亂想卻大煞風景。明天有雨,雨水落在園中,將帶來遠方核爆積蓄的塵灰。無論其數量是大是小,無論農夫能測算出來,還是隻能估計,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雨水的*質變了,見它浸透乾渴的大地,人們不再歡欣,花園的全部意義和價值都有了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