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傳統禮制因其長期附著在傳統*體制之上,...

習題庫 閱讀(6.25K)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傳統禮制因其長期附著在傳統*體制之上,...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傳統禮制因其長期附著在傳統*體制之上,必然具有種種封建之質核,然而同樣無可否認的是,對於個人來說,禮及禮制是立身處世的一套準則;對於群體來說,禮和禮制又是人際交往的文明規則;擴而大之,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禮和禮制則是為構建穩定的社會秩序和制度而設計的。因此,禮制中必定蘊含著中華先民的生命經驗和生活智慧。這種經驗與智慧的深厚積累之核心,就是一個“仁”字。

《禮記》載:“禮者,理也。”即統治者以“禮”來治事理政,也就是以“理”來治事理政。在儒家理念中,*上最大的“理”就是要施行德治主義的“仁”政。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又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有恥且格。”即在仁政中,德與禮相互為用,不可分割。

  在孔子看來,仁政有諸種具體表現,國家在施政過程中必須具備。仁政的具體表現有五項特質:“恭”“寬”“信”“敏”“惠”,概而言之,便是莊重、寬容、誠信、勤勉及惠人。這些準則亦是各種具體而微的禮制規範由以制定和實施的內在理念。因而仁、禮關係可以簡要地表述為“禮”為“仁”之用,“仁”為“禮”之體;或者說“禮”為“仁”之流,“仁”為“禮”之源。

 “仁”的原初含義是指人與人之間的親善關係。最古老的政書《尚書•仲虺之誥》有“仁,愛也”語,《詩經•鄭風•叔于田》有“洵美且仁”語,是指民風。《左傳•襄公九年》有“體仁足以長人”語,仁者愛人,施仁政可以發展人的才能。這些理念原本是先秦族群社會普遍存在的血緣親情關係的天然反映,同樣具有歷史正當*。在這種基於血緣關係的小共同體中,由長者(族長)主導的權利義務之間的關係,表現為父權和父責相統一,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君仁、臣忠”。顯然,這是一種對君臣父子雙方都有約束力的權利義務關係。因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初含義是:君要像個君,臣要像個臣;父要像個父,子要像個子,各安其位,各行其責。所以,從原生儒家的君權、父權中推不出後世“三綱五常”中絕對*的理念來。恰恰相反,原生儒家的觀念是“聖道”高於君命,儒士為王者師,信仰高於權位,所以孟子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類的民本思想,荀子有“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犬行也”的道德原則。

  從血緣親情中生長出來的仁愛觀念,再外推一步,即是“忠恕之道”。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根據曾子的解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的正解就是“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其反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基本精神都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也就是孟子所說:“不忍人之心。”“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此孟子推出“四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他將此作為“仁”之“四端”。孟子所言,實質就是人區別於動物、人之為人的根本特徵,故可簡稱為“人*”,也就是“仁”的具體表現。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節選自葛金芳《中華禮制內在凝聚力的學理資源和現實挑戰》有刪減)

1.下列和“仁”與“禮”有關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禮制中蘊含著華夏先民的生命經驗和智慧,這種經驗和智慧以“仁”為核心,“禮”與“仁”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

B.仁政的具體表現有“恭”“寬”“信”“敏”“惠”等五種特質,這些也是制定和實施種種禮制規範所遵循的內在理念。

C.“禮”與“仁”互相為用,不可分割,在儒家理念中,施行德治主義的“仁”政離不開“禮”,即*上最大的“理”。

D.“仁”是內在的理念,“禮”是外顯的規則,禮是仁的具體而現實的反映,禮與仁相結合方能更好地體現各自的價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儘管傳統禮制有其封建質核,但禮和禮制於人而言是立身處世、人際交往的準則,於社會而言,有益於構建穩定的社會秩序和制度。

B.儒家*上最大的“理”就是施行仁政,孔子認為,用道德教化去引導百姓,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那麼百姓就會“有恥且格”。

C.“仁”的原初含義是人與人的親善關係,古代典籍中“洵美且仁”“體仁足以長人”等理念都是先秦族群社會血緣親情關係的反映。

D.在先秦族群基於血緣關係的小共同體內,權利義務的關係由長者主導,這確立了千年不變的“君臣父子”“三綱五常”的關係。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仁政的五項特質,其實可以作為個體處理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對每個人如何立身處世大有指導意義。

B.“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君仁、臣忠”體現的是對君臣父子雙方都有約束力的權利義務關係,由此可見,原生儒家並不講君權、父權。

C.孟子的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荀子的“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的道德原則,恰恰是原生儒家觀念的反映。

D.無論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是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都是仁愛觀念由血緣親情外推而產生的。

【回答】

1.C(偷換概念。“德”與“禮”相互為用,不可分割,而非“仁”與“禮”;*上最大的“理”是“仁”政,而非“仁政”離不開“禮”。)

2.D(曲解文意。“君臣父子”關係並非千年不變;而原生儒家的這種關係是推不出後世的“三綱五常”中絕對*的理念來的。)

3.B(曲解文意。“原生儒家並不講君權、父權”錯,原文講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各行其責,這是原生儒家的君權、父權。)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