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文化傳統與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融合,對促進社會變革和社會進步有積極作用(15分)主題一 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變革打破...

習題庫 閲讀(1.06W)

問題詳情:

文化傳統與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融合,對促進社會變革和社會進步有積極作用(15分)主題一 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變革打破...

文化傳統與科學精神、人文精神融合,對促進社會變革和社會進步有積極作用(15分)

主題一 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變革

打破貴族的壟斷、在思想界呈現出“以民本思潮等為代表的私學文化”(《中華文化史》,馮天瑜等著),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亮點。

(1)列舉春秋戰國時期“私學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現,並分析這一時期“私學文化”得以產生、發展的社會背景。(5分)

主題二 歐洲向近代社會的邁進

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獨聖經”,破除教皇、修士等階層的特權;他提出“惟獨信心”,告訴人們個人靈魂的救贖不靠教會的活動來實現;他的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聖經》的德譯本,這無疑會使任何識字的德國人都有可能親自學習《聖經》,這項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義,也是德國語言史和文學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對教育和白話的重視也助長了地方語言的廣泛使用。以語言作為根本的民族意識逐漸形成,現代民族主義國家也應運而生。

(2)結合材料,歸納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產生的歷史影響。(3分)

主題三 20世紀初*的思想交鋒

長素(康有為)以為*今日之心,公理未明,舊俗俱在,*以後,必將日尋干戈,偷生不暇,何能變法救民,整頓內治。夫公理未明,舊俗俱在之民,不可*而獨可立憲……則應之曰:人心之智慧,自競爭而後發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開之,而但恃*以開之……然則公理未明,即以*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去之。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書》

(3)指出在“論*”的問題上康有為與章炳麟在哪些方面進行了討論?(3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兩種主張在歷史發展中的共同作用。(4分)

【回答】

 (1)表現:孔子“仁者愛人”(“以德治民”);孟子“民貴君輕”(“政在得民”)。(2分)社會根源: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確立,小農經濟形成;社會動盪,宗法制和分封制逐步解體;“士”階層活躍,學術下移,私學興辦。(3分)

(2) ①衝擊了歐洲天主教的權威統治,促進了思想解放和人文主義發展;②促進德意志民族語言、文學的發展;③增強了歐洲的民族意識,促進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3點3分)

 (3)方面:民智、公理、舊俗。(3分)共同作用:有利於宣傳資產階級*思想,促進思想解放;有利於推動社會變革和***化進程,促進社會進步;(2點4分)

知識點: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