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文帮>习题库>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题目。“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演绎出来的...

习题库 阅读(2.2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题目。“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演绎出来的...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题目。

“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演绎出来的哲学命题,也是中西哲人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所产生的美好理想。这一理想表明:自然环境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对“诗意栖居”的追寻,既是人类重新寻求生存根基、重建价值信念的过程,也昭示着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的理想状态。

然而,现实的生态状况一度隔断了朝向理想的通路,为生命“诗意栖居”提供前提和基础的自然界正在承受不能承受曲破坏。人,从一开始使打量着、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人类的生存冲动构成了已有社会历史的恒久原动力,推动人类不断汲取自然资源、按照自身意志改变着大自然的本来面貌。伴随着这种改变,农业、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人,真切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尽管远古时代的主要命题都围绕着“生存”“汲取”展开,但古圣先贤也意识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重要,并萌发出了许多生态智慧。那是“诗意栖居”原初的朴素表达,中西哲人都曾对此有所阐发。

*古代哲人的生态智慧最为深邃,集中体现为视字宙与人自身为一体的、*共生的天人合一理念。《周易》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反对浪费和破坏资源、倡导把天地万物与人类道德紧密联系等思想,都反映出先民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把自然纳入视域进行考量。例如,《易•乾卦•文言》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表达。

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如孟子强调“天”与“人”相通的特*,要求人“尽其心者,知其*也;知其*,则知天矣。”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直接表达了人对待自然应该有的态度。道家创始人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自然的朴质本*,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之伴生的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诗意”情怀。

西方古代哲学中也有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表现为整体*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往往把整个自然界视为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生命体,认为它是由许多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共生的整体,其根基、源头或为“水”,或为“气”。这些整体*观点虽然朴素,但也显示出了生态思想的萌芽。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之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

诗意让栖居更美好,人如果没有了诗意,大地就会遭到蹂躏,不再是家园;精神就会变得平庸,不再有幸福。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如何重返“诗意栖居”?我们栖居的大地是否还能提供诗意的源泉?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的党和*吸收了古今中外的生态智慧,读懂了自然的真、人*的善、*的美,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互相融合,对我国和世界的环境给出了科学的解决构想。我们期待着终有一天,在美丽*里,你我诗意地栖居。

                                     (选自2013年1月9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于“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意地栖居”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把自然环境看作所有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B.“诗意地栖居”需要人类重新寻求生存根基,重新确立价值信念,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的理想。

C.“诗意地栖居”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但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为了生存,就开始对自然界进行疯狂掠夺,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隔断了朝向理想的道路。

D.“诗意地栖居”曾被古圣先贤所意识到,*古代哲人视宇宙万物与人自身为一体的、*共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对“诗意栖居”的一种阐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存的本能促使人类一开始就关注着自然界,不断地汲取自然资源,改变大自然的本来面貌,从而满足自己的欲望。

B.《周易》中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很丰富,很深刻,其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体现了*古代哲人的生态智慧,对人类很有启示意义。

C.儒家和道家尽管其社会思想观点不同,但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待方面却有其一致的地方,其中都含有“天人合一”的理念。

D.西方古代哲学中也有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他们把整个自然界视为*共生的整体,认为自然界的根基、源头或为“水”,或为“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孟子强调的“天”与“人”相通的特*只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B.正因为*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所以才有了古代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诗意”情怀。

C.古希腊哲学家把自然界看做是由许多紧密相连的部分构成的*共生的整体,这种朴素的观点虽然显示出生态思想的萌芽,有其进步意义,但也有其局限*。

D.吸收古今中外的生态智慧,把握自然规律,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互相融合,付诸实践,人类就有希望在这个世界上“诗意地栖居”。

【回答】

【*】

1.C

2.D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对应的原文“人类不断汲取自然资源、按照自身意志改变着大自然的本来面貌”“现实的生态状况一度隔断了朝向理想的通路”选项“疯狂掠夺”用语过重,“隔断”与原文“一度隔断”不符。混淆范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选项D对应的原文“古希腊哲学家往往把整个自然界视为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生命体,认为它是由许多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共生的整体,其根基、源头或为‘水’,或为‘气’”。选项把它归为古代西方哲学的观点,张冠李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选项B对应的原文“*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之伴生的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诗意’情怀” ,“坚实的哲学基础”和“士大夫所追求的‘诗意’情怀”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选项强拉因果。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