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靜心觀照》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2.61W)
《靜心觀照》作者是奧修。此書 是從奧修廣博的靜心著作中選編而成,其中包含了衆多的方法,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發現他所說的“靜心:最初也是、最終的自由”,大師曾說過:“靜心不是什麼新的東西,是你與生俱來的;頭腦是新的東西,而靜心是你的本*。它是你的本*,它正是你的存在,它怎麼會是困難的呢?”

經典語錄

待到最後一刻,當成道即將到來時,頭腦亦會作最後的頑抗,因爲這是它的最後一役。

《靜心觀照》經典語錄

在禪裏面,有一種最美麗的說法之一:當一個人活在塵世的時候,山脈是山脈,河流是河流。當一個人進入靜心時,山脈便不再是山脈,河流便不再是河流,一切都是一場大騷亂,大混沌。但當一個人達到了開悟,達到了三摩地,河流又會是河流,山脈又會是山脈。這有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你有確定的自我,在第三階段,你有絕對確定的無我,而處於這兩個階段之間的是混亂;那時確定的自我已經消失,而確定的生命尚未到來。這是一個極具潛力、極富創造力的時刻。如果你變得害怕了,返身折了回去,你將錯過一切可能的東西。如果你能慶祝你的陌生感,你的漂浮感,你的流浪感,突然之間你就到家了——第三個階段開始了。

你將會達到目標,因爲,除非你生命的能量到達一個不可能再移動的點,否則,它會移動,它會不斷地向最高峯移動,那就是爲什麼一個人會不斷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生的原因,如果由着你自己,你會到達目標,但是你將作非常、非常長的旅行,而這個旅程將是非常乏味和厭倦的。

自古以來所有的靜心者都多少領悟到這個事實,那就是如果你的眼睛半睜半閉的話,你會奇蹟般地避開兩個易犯的錯誤。一個是爲外部的世界而分心,另一個是被內部夢幻的世界所吸引。你恰好處於內部與外部的分界線上。

所以在真正的靜心與靜心之間,你該做什麼呢?在這個之間,繼續使用方法,當你深入地靜心了,就扔掉方法。當覺知變得越來越純的時候,有一片刻會來臨,那時突然地,它完全清純了:扔掉了方法,拋棄了方法,忘記所有的治療,只是安定和存在於那個片刻中。

所有看見的都已消逝,而只有觀看者還在,觀看者就是空明的天空。

那怎樣纔是一個觀照呢?一個觀照既要參與又要保持覺醒。一個觀照是處於一種爲無爲的狀態中。那是老子的話,意思是透過無爲而有所作爲。觀照不是一個逃避生活的人。他活在生命裏,活得極爲徹底,極富*,但在內心深處仍是一個看者,始終牢記, 「我是一種意識。」 試試看。走在大街上,記着你是一種意識。繼續走下去,會有一種新的東西注入——會有一份新的財富注入,一份新的美麗注人。某種內在的東西注入了你外在的行爲。你成了意識的火焰,於是行走產生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快樂:你站在地上,然而你的雙腳一點也沒有觸到大地。 那就是佛陀所說的:過河時不要讓水沾溼你的雙腳。

一旦你的內在全空了,神便可以長驅直入地進入你。這是蒂羅巴特有的方法之一。「像空心竹那樣讓你的身體放鬆。」

只有當你是空的,聲音的移動纔是可能的;如果你充滿了壓抑,那麼什麼也不會發生。有時當你充滿壓抑的時候,用任何咒語或聲音,這甚至是危險的,壓抑的每一層都會改變聲音的線路。

如果你帶着覺知地聽,那麼聆聽鳥兒歌唱也能成爲一種靜心;如果你保持*覺和觀照,那麼只是傾聽你頭腦內部的噪音,也能成爲一種靜心。

只有人類的頭腦纔是一片混沌,因爲每個人都渴望成爲別人,這就是無數次生命中你一直在做的事。如果你現在不覺醒,你準備什麼時候才醒?早已到了你該覺醒的時候了。

靜心意味着:在單獨中感到喜悅。當一個人已能做到這一點,當他不再依賴任何人、任何情況、任何條件,那麼這個人就是真正地活着。因爲這是人自己的,不論早上或晚上,白天或黑夜,年輕或年老,健康或生病,它都存在着。甚至,在生命中或在死亡裏也都會存在着,因爲它不是某種在你之外發生的事情。它是從你內部噴涌出來的東西,它就是你的本*,它就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