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繽紛的生命》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2.88W)
《繽紛的生命》經典語錄
這本《繽紛的世界》由許多方面都可以看說是達爾文《物種原始》的續集。若說達爾文是第一位蒐集所有資料,綜論出物種是如何而生的科學家,那麼威爾森便是網羅所有資料,綜論出物種如何死亡的第一人。 書中所傳達的中心思想是:人類已經迫使生命族羣陷入演化史上前所未有的慘劇中。其中禮讚著生命的豐富,也預*著它們的急速逝去,由此綜觀生命演化的過程。在其中最後一章,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宗教觀--「環境倫理」,指出人們應瞭解我們正身處於衆多物種之中,唯有負起尊重、保育生物丰度之責,我們人類...(更多)

經典語錄

雨林就像古老地圖上,空白海域中隱藏的無名島嶼,像從海面遠觀逐漸沉入深處的暗礁浮映出的黑影。雨林吸引着我們前去,讓人產生奇異的恐懼。

我樂於獨處。在黑暗夜幕的包圍中,我腦子裏鮮活地浮現出了森林中這些真正的微生物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又如何行動的畫面。我只要合上眼、集中精神於剎那的工夫,它們就會清清晰晰、活生生地出現在我的面前,在枯枝落葉與腐葉裏移動。我用這種方式整理我的記憶,希望能意外地產生某些模式,而又不違背教科書裏抽象深奧的理論。我會很高興有“任何”模式自腦海中升起, 因爲最好的科學並非如教科書所言, 由數學模式與各種試驗組成。

高度的生物多樣*仍需歷經漫長的地質時間,並累積巨大的特有基因存庫。最豐饒的生態系統,需歷經數百萬年的費時曠日的努力始能造就。更真確的是,只有少數新物種有機會進入新適應區域,創造若干驚人的與延伸多樣*的境界。一隻熊貓或一棵紅杉代表了某種罕見的雄偉進化的成就,這需要靠幸運的機會與漫長徹底地探索未知的環境、長期地試驗、不斷遭遇失敗,始能創造而成。這些物種的創造,是悠久歷史的一部分,而這個地球並沒有方法回到從前,重新來過,而我們也沒有時間重見進化之進行。

*是新物種多爲功能低廉的物種。許多新物種在外表特徵上可能非常不同,但是在基因上仍然和其祖先及其共存的兩似種相似。假如它們佔領了一個新的生態區位,其使用方式可能相當沒效率,它們未經浩繁突變的洗禮及天擇的篩選,而這些正是能讓它們出生後,可牢固地進入所生存的生物社會的必要過程。一對對新造出來的兩似種,通常在食*、築巢位置、特殊疾病之罹患及其他生物遺傳特徵方面相當類似,故難以共存。這些每一項都會在競爭下相互傾軋擠迫。接着它們盤踞不同的領域,以至於當地羣落並未因兩新種之出現,而變得更豐饒。

工蟻有如小小的“神風特工隊員”,爲了保衛蟻巢或掌握食物來源的控制權,隨時準備(甚至是渴望)赴死。他們的死亡對羣體而言微不足道,還不如一隻獨居動物身上掉下來的毛或爪尖。

那夜,正如往日夜晚紛沓雜涌的想法一樣,我的腦海中不斷涌現出關於這些繽紛生命的想法。 蟻的全球*分佈可能與它們有先進的羣體組織習*有些關聯。 一個羣體就是一個超生物,由一羣工蟻緊密地羣聚,如織地圍繞在蟻后身邊,行動之時,合作無間,有如一隻動物。一隻蜂或其他落單的昆蟲,若遇到一隻在巢穴附近的工蟻,面對着的可就不只是另一隻昆蟲了, 它面臨的除了那隻工蟻外,還有那隻工蟻的所有姐妹們。 工蟻天*便是聯合行動, 保衛蟻后,控制領土,進一步地擴張其羣體。工蟻有如小小的“神風特攻隊員”,爲了保衛蟻巢或掌握食物來源的控制權,隨時準備(甚至是渴望)赴死。它們的死亡對羣體而言微不足道,還不如一隻獨居動物身上掉下來的毛或爪尖。

對這裏的蘭花,我們所知有限。對蠅與*蟲幾乎不識,對真菌不識,對大部分生物種類都不識。小如針尖般的一撮泥土中,可能就有5000 種細菌,而對這些微生物我們全然不識。這有如16 世紀的野地,在內陸深處未曾有人探訪過的地方,充滿奇異、神祕的植物與動物。來到這麼一個地方,虔誠的博物學家會寄一封長長的帶有敬意的信函給皇室,細說新大陸的奇觀,作爲上帝榮耀的見*。我的想法是:帶着這種心態去看這片雨林,現在仍然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