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人格裂變的姑娘》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2.6W)
《人格裂變的姑娘》經典語錄

這是一個家庭*倖存者的自述,也是一個多重人格者的整合之路。奧爾加•特魯希略以回憶錄的形式講述自己從3歲起常常遭遇父親和哥哥的虐待和*侵。爲了保護自己,她透過選擇*失憶、幻覺、人格*等應對童年創傷。直到31歲,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奧爾加才得知自己身患分離*身份識別障礙。醫生透過自由聯想和催眠的方式,幫她整合*的人格。這本充滿勇氣、令人難忘的回憶錄展示了作者與最惡劣的環境所作的鬥爭,並一步步走出心靈的沉痾,也激勵着其他所有被創傷困擾的人們走出困境。


經典語錄

這種受騙上當的感覺,忿怒、恐懼、對人們極度的不信任。悲痛地深信自己還不如一扇窗戶重要。在這一小時中表現出來的這些感情和想法,是內心極度紊亂的症狀。在病人受盡折磨的心靈中,就象污井中沉渣泛起一樣,一切都浮到表面來了。

“記憶能使一個人在感情上成熟起來。”

“經過三十九年以後,一晝夜終於等於二十四小時了。而在以前,時間被化身們佔用了。”

在醫學上,本書啓示了遺傳和環境在精神病疾病的發生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精神*和大癔症之間的區別。精神*症是不少醫生和公衆常常用以概括形形**的精神症狀的總稱。而大癔症是一種鮮爲人知的疾病,西碧爾所患的正是這種怪病。

她對醫生講得是否太多了?電梯自六樓迅速下降時,西碧爾在考慮這個問題。但她明白:她不敢說的事並不曾出口。走出大廈,來到八月的陽光下面時,她知道自己永遠不會把自己應說和能說出來的個人情況告訴威爾伯醫生,永遠不會。

西碧爾這一病例,反映了異常的心理和心理髮展模式,從而使我們對正常的心理和心理髮展模式有了新的洞察力。它不僅使我們看到無意識心靈在驅動人們行動中的神祕力量,還讓我們看到毀滅*的家庭關係和狹隘而執拗的宗教信仰所造成的惡果,看到了一個女孩對其家中的男子的認同(或稱自居)和對本人才能充分發揮的否認。西碧爾的故事是照管孩子方面的一個無可辯駁的沉痛教訓。這個故事還提出了類似下面這樣的問題:什麼叫成熟?完整的人是什麼意思?

There is no past. Past is present when you carry it with you. 沒有所謂的過去。還記得的過去就是現在。

“原來如此,”霍爾醫生說:“你提到的神經質,有哪些表現呢?” 這個問題把她嚇着了。有哪些表現?這正是她不願講的事情。不管霍爾醫生多麼想幫助她,不管她多麼渴望得到他的幫助她仍是無法告訴他。她從來就不可能讓別人知道這方面的事。即使她願意這樣做,她也做不到。有一種邪惡的力量籠罩着她的生活,使她與衆不同。但這是什麼力量,連她自己也說不出,道不明。

西碧爾回到臥室,感到雙腿無力。發現梳妝檯上的東西以後,她愈發懊惱。帶拉鎖的檔案夾似乎在瞪着她,紅圍巾威脅着她,連那付露指的手套似乎也指點着她,彷彿它們都有自己活動、自己執行的能力。

尋找電話,猶如尋找海市蜃樓那樣艱難,但卻可能是回到現實的最佳方法。她必須設法找到電話,腳步不停地去找。她感到自己實在走不動了,但她知道自己不敢停步。她的兩條腿已近凍僵,但若停步不前,她就會凍死。美國中西部的冬天是怎麼回事,她可是深有體驗。

經過家中多次苦鬥,經歷了說服父母同意她治療和住院的極度痛苦,如今,這一條康復之途卻轉眼間煙消雲散了。她覺得,象自己這樣感情脆弱的人,哪怕最最勇敢,也不能經受這一次打擊。

西碧爾的生活故事還闡明瞭無意識心靈在創造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揭示了在記憶和忘卻之間的微妙關係,使我們看到過去和現在可以同時共存。它還提出了若干哲學問題,比如:現實和虛幻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我”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