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人生之路如何走過》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2.3W)
《叔本華隨筆》是從叔本華的諸多著作集中選取了數十篇具有代表*的文章,內容涉及人生、哲學、美學、道德等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華人生哲學的主要思想和理論。其隨筆主題鮮明,論述清晰,條理分明,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體系,充分展示了叔本華作爲一位偉大哲學家的精神魅力,足以讓讀者一窺這位“不折不扣的天才”的思想世界,領略大家風範。

經典語錄

在即將達到人生終點之時,驀然回首,大部分人會發現自己終其一生都在“暫時”地活着,他們會很驚訝地看到:自己未曾留意回味就任其消逝的東西恰是他們想要的生活,是他們自始至終都在期待的東西。總的來說,一個人的一生就是被希望愚弄之後,一頭扎入死亡的懷抱。

《人生之路如何走過》經典語錄

當兩個年輕時的知己,分別了大半輩子,在暮年之時又再度重逢,兩位白首老者間相互激起的就是“對自己一生全然徹底的幻滅與失望”感,因爲只要看到對方,就會喚醒自己對早年生活的記憶。

每個人都匆匆前行與奔馳,就像不斷前進、做出各種動作以保持身體平衡的走鋼絲者——這樣的世界,幸福無從說起。

在柏拉圖的《菲德洛斯篇》中,柏拉圖使蘇格拉底將這一問題以否定的形式提了出來:“你覺得在不清楚整個宇宙的基本本質前,有可能恰當地瞭解靈魂的基本本質嗎?”這也就是說,宏觀宇宙和微觀宇宙間互相詮釋,並且以此來*實兩者在本質上屬於同一物。

爲錯失享受幸福或快樂的良機而後悔悲傷,這是多麼的愚蠢啊!

天才真正的認識對象只是事物的本質、普遍*和總體。對事物個別現象的研究是一般才能的人的本職工作。其探究的對象始終是自然科學範圍內的事物相互之間的關係。

每當有人誕生,就意味着一個“人生的鐘”上好了發條,爲的是一段接一段、一拍連一拍地重奏那已響起過無數次、連聽都不願再聽的街頭風琴的調子,即便其中存在着變奏也不足爲奇。

然而事實上,正如婆羅門教、佛教以及真正的基督教認爲的那樣,將勞心勞力以及最終的死亡視作生活的目的,這纔是更爲正確的觀點,正是因爲這些痛苦、磨難,才導致了人們否定生存意志。

樂觀主義的理論學說不僅虛假,而且相當有害。它將生活表現成一種令人羨慕的狀態,所謂的幸福就成了生活的目的。如若從這一觀點出發,每一個人都會將自己對幸福和快樂的要求視爲最理所當然的。

作爲個體的人,在無限的時空中只自覺是有限的,同無限的時間與無際的空間相比,自身近乎一個消逝的數量,投身於時空的無限。

宗教把人們探求形而上學的能力奪走了,一是透過早年向人們強行灌輸教條來扼殺這種能力;二是對人們自由和不帶任何偏見地表達形而上學的觀點進行禁止,或是對此加以種種避諱。

年輕時,我們對即將到來的生活充滿憧憬,如同在劇院裏等待大幕開啓的孩童,興奮而迫切地期待即將上演的一幕好劇。對現實將要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實際上是一種福氣,在對真相一清二楚的人看來,這些孩童有時如同一羣無辜的少年犯——並非是被判死刑,而是被判要活下去,但對這一判決所深含的意義,他們並不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