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名人語錄>

杉本博司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閱讀(2.99W)
杉本博司經典語錄

杉本博司,日本人。出生在東京,從小接受西方油畫的藝術教育,在美國留學畢業,經過學習研究,成爲著名攝影師,藝術家。他對日本對古美術、建築、文學、歷史的造詣很深。


經典語錄

冬天的雪,如同我內心的迷惘,曾經堆積又逐漸消融

Q:日本的瀑布和外國的瀑布有什麼不同?A:最大的不同是,日本的瀑布立着對自殺者的勸告。Q:請問寫着什麼?A:最多的是“請再思考一次,您父母會何等悲傷”。Q:還有其他的嗎?A:其次是“您這樣會麻煩所有人”。 這兩種說法,對日本人而言是最有效的。

沒有快門裝置的人類的眼睛,必定只能適應長時間曝光。從落地後第一次睜開雙眼的那刻起,到臨終躺在牀頭闔眼的那刻爲止,人類的曝光時間,就只有這麼一次。

電影和做夢這兩件事有個相似之處,就是都會在觀看中喪失自己,我們的意識被捲入,甚至因此汗流浹背。

我因爲居住在西方而理解了東方。*與日本之間,曾經發生戰爭,每當遇見經歷過戰爭的人們,我都會聆聽他們的戰時過去,但是現在,從戰爭中存活下來的人們也相繼過世,這段中日史,走到成爲歷史的時刻。當我閱讀中日兩國如何走向戰爭的歷史文獻時,那令人遺憾的分歧點讓我痛心,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日本近衛文磨首相發表“不與*國民*交戰”的聲明,但是日本仍然拒絕了由德使託德曼主持的和平調停。最初被視爲和平派的近衛,爲何當時不採取議和呢?我爲此深感惋惜。若中日戰爭停解,美日兩國亦不會開戰。世界就能朝向孫文提倡的“大*主義”發展。孫文在日本有許多友人,大隈重信「十七代日本首相」、犬養毅「二十九代日本首相」、尾崎行雄、頭山滿等無數日本友人支援了孫文的*亥*。

在*歷史中,不論是哪一個時代,貫徹的都是實用主義。我覺得,在現在這個時代,能在實用的基礎上將資本主義的甜蜜與*主義的理想完美結合起來的,就只有中華民族了。

*河流水,潺湲不絕,後浪已不復爲前浪。浮於凝滯之泡沫,忽而消失,忽而碰撞,卻無長久飄搖之例。世人與棲息之處,不過如此。

時間,有着*、不赦免任何人的腐蝕力量,以及將所有事物歸還土地的意志。能夠耐受這些而留存下來的形與*,纔是真正的美麗。

世界是無限豐饒而又充滿細節的,當這一切成爲一個整體的時候,便顯得非常安靜、放鬆、單純。

我從牧溪畫中學會了怎麼觀察省略之中的細節。而在狐眼女子這幅畫中,我透過對細節的深入觀察,知道了表現全體的畫法。我希望,自己對這兩種方法的運用能夠達到互不頡頏,合而爲一的境界。然而,儘管我與攝影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交道,可“真”之爲何物,我至今仍不得而知。

在我看來,“神靈存於細節”這種“陳詞濫調”的意思正好在這幅小小的繪畫作品(《年輕女子的肖像》彼得魯斯·克里斯蒂 約1470年)中得以體現。而所謂的“對細節的執着”,在我自己身上,也已經到了幾近病態的程度。這也是我之所以選擇落伍的大型幹版照相機的原因。銀鹽攝影就是將銀粒子*起來形成圖像,利用小小的膠片拍攝的圖像,就像點*派的繪畫作品一樣,每一顆粒子都可以看見。這讓我恍然大悟,世界就像印刷一樣,僅僅用點便可得到還原。

極簡主義,二戰後六十年代興起的藝術派系。作爲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而走向極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爲表現方式,意圖消彌作者藉着作品對觀者意識的壓抑*,極少化作品作爲文字或符號形式出現時的*感,開放作品自身在藝術概念上的意象空間,讓觀者自主參與對作品的建構,最終成爲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